患者男,68岁,主诉发热,咽喉痛,肌肉酸痛。血液一般检查:白细胞计数4.4x10
/L,淋巴细胞0.67,中性粒细胞0.29,嗜酸粒细胞0.03,嗜碱粒细胞0.01,红细胞计数5.1x10
/L,血小板计数168x10
/L。
血液一般检查异常的参数是
A:白细胞计数 B:嗜酸粒细胞分类 C:淋巴细胞分类 D:红细胞计数 E:血小板计数
新生儿WBC计数正常值参考范围是
A:(3.5~10.0)x10
/L B:(4.0~10.0)x10
/L C:(5.0~10.0)x10
/L D:(5.0~12.0)x10
/L E:(15.0~20.0)x10
/L
成人末梢血WBC计数正常值参考范围是
A:(3.5~10.0)x10
/L B:(4.0~10.0)x10
/L C:(5.0~10.0)x10
/L D:(5.0~12.0)x10
/L E:(15.0~20.0)x10
/L
成人静脉血WBC计数正常值参考范围是
A:(3.5~10.0)x10
/L B:(4.0~10.0)x10
/L C:(5.0~10.0)x10
/L D:(5.0~12.0)x10
/L E:(15.0~20.0)x10
/L
6个月~2岁儿童WBC计数正常值参考范围是
A:(3.5~10.0)x10
/L B:(4.0~10.0)x10
/L C:(5.0~10.0)x10
/L D:(5.0~12.0)x10
/L E:(15.0~20.0)x10
/L
稀释式自身输血是指在麻醉成功后手术开始前,采集患者一定数量的血液,同时输注一定数量的晶体和胶体溶液以补充有效循环容量且维持其正常稳定,使血液稀释.并在患者失血后回输其先前采集的血液。
在麻醉成功后手术开始前采集患者一定数量的血液,同时输注一定数量的晶体和胶体溶液以补充有效循环容量且维持其正常稳定,使血液稀释,并在患者失血后回输其先前采集的血液的方式是
A:储存式 B:急性等容性稀释式 C:急性非等容性稀释式 D:急性高容性稀释式 E:术中回收式
稀释式自身输血是指在麻醉成功后手术开始前,采集患者一定数量的血液,同时输注一定数量的晶体和胶体溶液以补充有效循环容量且维持其正常稳定,使血液稀释.并在患者失血后回输其先前采集的血液。
术前快速输注一定量的晶体液和胶体液(扩充血容量达20%~25%),但不采集血液;丢失水分用等量的晶体液补充,术中的出血用等量的胶体液补充,手术过程中使血容量始终维持在相对高容的状态,此类自身输血方式属于
A:储存式 B:急性等容性稀释式 C:急性非等容性稀释式 D:急性高容性稀释式 E:术中回收式
稀释式自身输血是指在麻醉成功后手术开始前,采集患者一定数量的血液,同时输注一定数量的晶体和胶体溶液以补充有效循环容量且维持其正常稳定,使血液稀释,并在患者失血后回输其先前采集的血液。
在麻醉成功后手术开始前采集患者一定数量的血液,同时输注一定数量的晶体和胶体溶液以补充有效循环容量且维持其正常稳定,使血液稀释,并在患者失血后回输其先前采集的血液的方式是
A:储存式 B:急性等容性稀释式 C:急性非等容性稀释式 D:急性高容性稀释式 E:术中回收式
稀释式自身输血是指在麻醉成功后手术开始前,采集患者一定数量的血液,同时输注一定数量的晶体和胶体溶液以补充有效循环容量且维持其正常稳定,使血液稀释,并在患者失血后回输其先前采集的血液。
术前快速输注一定量的晶体液和胶体液(扩充血容量达20%~25%),但不采集血液;丢失水分用等量的晶体液补充,术中的出血用等量的胶体液补充,手术过程中使血容量始终维持在相对高容的状态,此类自身输血方式属于
A:储存式 B:急性等容性稀释式 C:急性非等容性稀释式 D:急性高容性稀释式 E:术中回收式
白细胞计数稀释液常用:()
A:Hayem液 B:稀乙酸溶液 C:丙酮-伊红稀释液 D:生理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