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啡的不良反应有
A:皮肤瘙痒 B:恶心 C:便秘 D:呼吸抑制 E:胆管痉挛
理想的镇静药的特点有
A:起效快 B:半衰期短,无蓄积 C:对呼吸,循环影响小 D:代谢方式依赖肝,肾功能 E:价格低廉
关于阿片类药物剂量滴定的TIME原则,叙述正确的有
A:绝大多数癌痛患者初次使用吗啡剂量为30~60 mg B:相当一部分癌痛患者需通过调整初次剂量方能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 C:爆发痛出现时应使用速效吗啡,剂量为前次用量的50% D:当患者疼痛控制不理想时,观察2~3 d后再提高每日用药剂量 E:阿片类镇痛药物剂量的调整没有极限,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只要镇痛效果大于不良反应,就可以加量
ICU镇静治疗的指征主要包括
A:疼痛 B:焦虑 C:躁动 D:谵妄 E:睡眠障碍
阿片类药物典型的戒断症状有
A:立毛肌收缩 B:血压降低 C:流涕 D:肌震颤 E:渴求药物
WHO提出癌痛药物治疗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A:口服给药 B:按需给药 C:注意具体细节 D:个体化给药 E:一阶梯药物疼痛控制效果欠佳时选用三阶梯药物
患者男,30岁,多发伤,B型超声提示中等量以上腹腔积液,需留置腹腔引流管。置管时利多卡因50 mg局部麻醉,注射后5 min出现呼吸困难,BP 80/40mmHg。)
该患者出现了
A:接触性不良反应 B:高敏反应 C:变态反应 D: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E:细胞毒性反应
患者男,30岁,多发伤,B型超声提示中等量以上腹腔积液,需留置腹腔引流管。置管时利多卡因50 mg局部麻醉,注射后5 min出现呼吸困难,BP 80/40mmHg。)
临床采取措施预防局部麻醉药毒性反应的发生,以下预防措施中错误的是(提示中等量以上腹腔积液,需留置腹腔引流管。置管时利多卡因50 mg局部麻醉,注射后5 min出现呼吸困难,BP 80/40mmHg。)
A:选择合适的局部麻醉药并严格控制用量 B:局部麻醉药中加用肾上腺素 C:注射前常规回抽,以防局部麻醉药直接注入血管 D:快速推注药物 E:注药前应用非抑制量的巴比妥类药物
属于物理镇痛方法的有
A:光疗法 B:磁疗法 C:水疗法 D:生物反馈疗法 E:针灸镇痛
患者男,40岁,因“胸背部撕裂样疼痛5 h”来诊。查体:R 16次/min,BP 155/98 mmHg;HR 110次/min;胸背部疼痛评分6分(长海痛尺)。拟诊:急性主动脉夹层。
撕裂样疼痛的性质为
A:钝痛 B:锐痛 C:闷痛 D:内脏痛 E:心因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