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作者在阅读大量原始文献后,对文献中探讨的产后抑郁症防治和护理干预问题的进展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对比,分析和评价,加上自己的观点写成一种专题性的学术论文。

一般要求此类体裁论文的参考文献的数量是

A:10~20篇 B:15~20篇 C:20~30篇 D:30~40篇 E:40~50篇

 某作者在阅读大量原始文献后,对文献中探讨的产后抑郁症防治和护理干预问题的进展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对比,分析和评价,加上自己的观点写成一种专题性的学术论文。

一般要求此类论文参考文献中近3年发表过的文献比例应达到

A:40%以上 B:50%以上 C:60%以上 D:70%以上 E:80%以上

 某研究者针对丧失婴儿产妇的照顾体验,通过个人深入访谈和小组专题访谈了解照顾者的亲身经历和其内心的真实感受,目的在于描述产妇亲身的经历,用归纳,描述的方法来捕捉研究对象的某种“真实的体验”。

这种研究属于质性研究中的

A:根基理论研究法 B:社会学研究法 C:人种学研究法 D:前瞻性研究法 E:现象学研究法

 某研究者针对丧失婴儿产妇的照顾体验,通过个人深入访谈和小组专题访谈了解照顾者的亲身经历和其内心的真实感受,目的在于描述产妇亲身的经历,用归纳,描述的方法来捕捉研究对象的某种“真实的体验”。

质性研究时常采取的抽样方法是

A:目的抽样 B:单纯随机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 D:整群抽样 E:系统抽样

 某研究者针对丧失婴儿产妇的照顾体验,通过个人深入访谈和小组专题访谈了解照顾者的亲身经历和其内心的真实感受,目的在于描述产妇亲身的经历,用归纳,描述的方法来捕捉研究对象的某种“真实的体验”。

质性研究中常使用开放式问题,采用个人深入访谈和小组深入访谈收集资料,采取的方式是

A:开放式访谈 B:结构式访谈 C:自由式访谈 D:半结构式访谈 E:非结构式访谈

 某研究探讨一种干预措施对于改善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研究者选择符合研究对象入选标准的糖尿病患者50名,首先测定他们在一个月内的服药依从性,然后对他们进行干预,干预完成1个月后再测量他们的服药依从性,并与干预前的依从情况进行比较。

此研究属于的设计类型是

A:实验性研究 B:非实验性研究 C:类实验性研究 D:描述性研究 E:纵向研究

 某研究探讨一种干预措施对于改善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研究者选择符合研究对象入选标准的糖尿病患者50名,首先测定他们在一个月内的服药依从性,然后对他们进行干预,干预完成1个月后再测量他们的服药依从性,并与干预前的依从情况进行比较。

此研究选择的分组对照设计类型是

A:自身前后对照设计 B:单纯实验后对照设计 C:随机临床实验研究设计 D:无相等对照组设计 E:实验前后对照设计

 某研究探讨一种干预措施对于改善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研究者选择符合研究对象入选标准的糖尿病患者50名,首先测定他们在一个月内的服药依从性,然后对他们进行干预,干预完成1个月后再测量他们的服药依从性,并与干预前的依从情况进行比较。

当自身变量的稳定性无法确定时,可以在干预前后进行多次观察与测量,这种设计方法是

A:自身实验前后对照设计 B:不对等对照组设计 C:时间连续性设计 D:单纯实验后对照设计 E:随机临床实验研究设计

 某研究者针对北京市护士参与继续教育的学习动机和学习障碍的现状进行研究,进行了两阶段抽样:第一阶段抽样选定部分三级甲等医院和二级甲等医院,第二阶段在这些医院抽取了门诊,手术室,普通病房和监护室四个科室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护士进行研究。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表由教育参与量表,参与障碍普适量表(国外英文版本量表)和一般资料部分组成。

本研究的类型是

A:相关性研究 B:描述性研究 C:比较性研究 D:实验性研究 E:类实验性研究

 某研究者针对北京市护士参与继续教育的学习动机和学习障碍的现状进行研究,进行了两阶段抽样:第一阶段抽样选定部分三级甲等医院和二级甲等医院,第二阶段在这些医院抽取了门诊,手术室,普通病房和监护室四个科室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护士进行研究。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表由教育参与量表,参与障碍普适量表(国外英文版本量表)和一般资料部分组成。

此研究类型属于

A:类实验性研究 B:实验性研究 C:非实验性研究 D:队列研究 E:相关性研究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