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气管切开和机械通气的护理,叙述错误的是

A:气管内导管应每日更换并进行煮沸消毒 B:雾化器贮液瓶中的液体,必须24 h更换1次 C:气管切开部位应保持清洁和干燥,并应根据分泌物多少及污染程度,每天1次或数次换药 D:每次吸痰必须更换吸引管,不得重复使用 E:为了增加吸痰的效果,提高利用率,一根吸痰管应反复插入,重复多次进行吸痰

层流洁净手术室和层流洁净病房的空气及物体表面细菌总数的卫生标准分别为

A:空气:≤100 CFU/m3 ,物体表面:≤5 CFU/cm2 B:空气:≤200 CFU/m3 ,物体表面:≤5 CFU/cm2 C:空气:≤10 CFU/m3 ,物体表面:≤5 CFU/cm2 D:空气:≤200 CFU/m3 ,物体表面:≤10 CFU/m3 E:空气:≤500 CFU/m3 ,物体表面:≤15 CFU/m3

关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隔离,叙述错误的是

A:密切接触患者时应戴口罩 B:当防止工作服弄脏时要穿隔离衣 C:要有特别通风的隔离室 D:一般情况下都需戴手套 E:接触患者或污物后,或护理下一个患者前要洗手

不属于二类环境的是

A:早产儿室 B:供应室无菌区 C:普通手术室 D:重症监护病房 E:儿科病房

关于消毒灭菌剂,叙述正确的是

A:含氯消毒剂对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柯萨奇病毒,艾滋病病毒有很强的杀灭作用 B:碘对皮肤的刺激性较小 C:乙醇可用于内,外科器械的灭菌 D:环氧乙烷对消毒物品损害轻微,液体环氧乙烷可与塑料直接接触 E:过氧乙酸可用于棉布的消毒

关于抗生素的配伍禁忌和合理给药,叙述错误的是

A: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采用连续给药方案,避免毒性反应 B: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采用间歇式给药方案,不宜静脉推注 C:静脉滴注β-内酰氨类抗生素时,可采用连续给药方案 D:静脉滴注抗生素的溶液,原则选用0.9%氯化钠溶液,必要时才选用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或5%葡萄糖溶液 E:原则上2种抗生素不宜置于同一溶液中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关于无菌容器的使用,叙述错误的是

A:手不可触及盖的内面和边缘 B:从无菌容器中夹取物品时,需用无菌持物器械,并不可触及容器的边缘 C:打开无菌容器时,应将盖内面向上置于稳妥处或保持于手上 D:无菌容器一经开盖,限于48 h内使用 E:无菌物品一经开盖,限于24 h内使用

关于中心静脉插管感染的预防和护理,叙述错误的是

A:为预防感染,可在插管部位使用抗生素软膏 B:更换输液管的同时更换敷料,并严格遵守外科无菌操作原则 C:使用无菌消毒溶液清洁插管部位 D:如有可能,应尽量使用单腔导管 E:使用无菌纱布或透明敷料覆盖导管部位

关于给予预防性抗生素的时间,叙述正确的是

A:麻醉诱导期,即术前1~2 h B:手术结束后3 h内 C:术前1~2 d D:手术结束后3 d内 E:手术结束后1周内

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特别应预防的感染有

A: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 B:手术部位感染 C:皮肤软组织感染 D:下呼吸道感染 E:产后生殖器官的感染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