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中国甲公司同美国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如果合同履行出现争议,则双方应当将争议提交瑞士仲裁机构仲裁解决。甲公司收到货物后,发现货物质量不符合合同的约定,遂于2012年10月10日向中国某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乙公司于2012年10月25日收到中国某人民法院送达的起诉状副本后,并未就管辖权问题提出异议,并且于2012年11月20日向人民法院提交了书面答辩状。2013年2月1日,该人民法院经审理判决乙公司败诉,并赔偿甲公司经济损失100万美元。同年2月5日,一审判决书分别送达双方当事人。3月7日乙公司以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瑞士仲裁机构仲裁因而一审人民法院无管辖权为理由,提起上诉。2014年4月1日,二审人民法院驳回了乙公司的上诉,维持了一审判决。根据上述情况,请回答:

甲公司和乙公司是否可以约定将合同争议交给瑞士仲裁机构仲裁解决?( )

A:可以,因为双方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仲裁机构 B:不可以,因为合同纠纷应当在同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中选择管辖 C:可以,因为该协议并未违反我国法律中的强制性规定 D:不可以,因为这种约定显然对我国公司不利

甲市L区居民叶某购买了住所在乙市M区的大亿公司开发的位于丙市N区的商品房一套,合同中约定双方因履行合同发生争议可以向位于丙市的仲裁委员会(丙市仅有一家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因大亿公司迟迟未按合同约定交付房屋,叶某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大亿公司以仲裁机构约定不明,向仲裁委员会申请确认仲裁协议无效。经审查,仲裁委员会作出了仲裁协议有效的决定。在第一次仲裁开庭时,大亿公司声称其又向丙市中级法院请求确认仲裁协议无效,申请仲裁庭中止案件审理。在仲裁过程中仲裁庭组织调解,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仲裁庭根据协议内容制作了裁决书。后因大亿公司不按调解协议履行义务,叶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大亿公司则以调解协议内容超出仲裁请求为由,向法院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

大亿公司以调解协议超出仲裁请求范围请求法院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法院正确的做法是:

A:不支持,继续执行 B:应支持,并裁定不予执行 C:应告知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并裁定中止执行 D:应支持,必要时可通知仲裁庭重新仲裁

依据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可以调解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争议。

A:消费者协会 B:人民检察院 C:经营者自己 D:消费者自己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权益争议,双方没有仲裁协议的不能通过()方式解决。

A: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B:申请仲裁机构仲裁 C:向有关部门申诉 D: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消费者跟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时,可通过( )解决。

A: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B: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C:由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D: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起仲裁机构仲裁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解决。

A: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B: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C:向有关民事部门申诉 D: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E: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当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发生权益争议时,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下列可以利用的解决途径有( )。

A: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B: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C:捉请仲裁机关仲裁 D: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解决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益争议的途径有( )。

A:与经营者协商解决 B:请求消费者协会处罚 C: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D: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发生权益争议时,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下列可以利用的解决途径有( )。

A: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B: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C:提请仲裁机关仲裁 D: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