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量取10mL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倾倒液体 D:固体加热

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材料,可将二氧化碳(CO2)转化成一氧化碳(CO),该反应是将CO2转化为其他燃料的初始步骤.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C: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减少

D:该新型催化剂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2016年10月26日的《自然通讯》报道,科学家制造出了比目前市场上最小的晶体管还要小100倍的原子开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制造尺寸更小的计算机提供可能

B:原子开关中原子静止不动

C:原子开关中原子间没有间隙

D: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B:水能灭火,所以电器一旦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C:蔗糖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蔗糖,也一定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D:经测定,某纯净物含两种元素,该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参考KNO3的部分溶解度,进行了如图实验操作(每步均充分溶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

B: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只有A是饱和溶液

C:实验操作B到C过程中有晶体析出

D:实验操作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B

打气筒是一种空气泵,通过抽拉方式,先将空气吸入储藏部位,然后注入轮胎中.如图是一款打气筒示意图.

(1)图中所示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写出一种即可,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2)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其化学性质稳定,故常用作   .

(3)铸铁是由铁、碳和硅等物质组成的合金,写出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解:(1)铝合金和铸铁都属于金属材料,塑料和橡胶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填:铝合金;塑料;

(2)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其化学性质稳定,故常用作食品保护气,故填:78%;保护气.

(3)碳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物是碳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所以方程式是:C+O2[590fcce36099dfee.png]CO2

答案:

(1)铝合金;塑料;

(2)78%;保护气;

(3)C+O2[8247f619b1405cc2.png]CO2

近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A装置除可用作实验室制取H2、O2的发生器外,还可以用作制取   气体的发生装置.

(3)A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如何检查A装置气密性?   .

(4)对制取氢气的装置进行了改进,用大小不同的两只试管设计了B、C装置,准备用于制取少量H2,你认为B、C装置中哪一种装置更好   (填序号),原因是   .

解:(1)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故答案为:长颈漏斗;

(2)A装置除可用作实验室制取H2、O2的发生器外,还可以用作制取二氧化碳,因为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故答案为:二氧化碳;

(3)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同时生成硫酸锌;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橡皮管用止水夹夹住,从长颈漏斗中倒入水至淹没下端管口,使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过一会儿,水柱不下降证明气密性良好;故答案为:Zn+H2SO4=ZnSO4+H2↑;橡皮管用止水夹夹住,从长颈漏斗中倒入水至淹没下端管口,使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过一会儿,水柱不下降证明气密性良好;

(4)对制取氢气的装置进行了改进,用大小不同的两只试管设计了B、C装置,准备用于制取少量H2,我认为B装置更好,因为更有利于空气的排出;故答案为:B;更有利于空气的排出;

以工业大理石(主要杂质是氧化铁)为原料提纯碳酸钙的流程如图

(1)为加快反应①的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2)操作a的名称为   ,在实验室里进行此操作,将滤纸紧贴漏斗内壁的原因是   .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

(4)碳酸钙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写出一种碳酸钙在生活中的用途   .

解:(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能加快反应①的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将大理石粉碎.

(2)操作a是将溶液与滤渣分离,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在实验室里进行此操作,将滤纸紧贴漏斗内壁的原因是防止出现气泡,影响过滤速率.

(3)反应②,即反应①生成的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4)碳酸钙在生活中可用作补钙剂(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将大理石粉碎;(2)过滤;防止出现气泡,影响过滤速率;(3)CaCl2+Na2CO3═CaCO3↓+2NaCl;复分解反应;(4)用作补钙剂(合理即可).

某研究小组发现,原本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镁,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表面覆盖一层黑色物质.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灰黑色物质成分

【猜想与假设】小明说灰黑色可能含有MgO、Mg(OH)2、Mg2(OH)2CO3.

小芳说:不可能是MgO,原因是   .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由实验可知,灰黑色物质中一定含有   ;写出实验②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

探究二:产生灰黑色物质的原因

在猜想产生灰黑色物质的原因时,小华认为镁条变黑与N2无关,其理由是   .为进一步探究产生灰黑色物质的原因,设计如图实验,其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经过一段时间,试管中镁条基本无变化.

【得出结论】镁表面的黑色物质是镁与空气中O2、CO2、H2O共同作用的结果

【实验拓展】(1)用镁条实验前一般要进行的操作是   .

(2)保存镁条的方法是   .

解:探究一:

【猜想与假设】

不可能是MgO,原因是氧化镁是白色固体.

故填:氧化镁是白色固体.

【得出结论】

由实验可知,灰黑色物质中一定含有Mg2(OH)2CO3,这是因为Mg2(OH)2CO3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

实验②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故填:Mg2(OH)2CO3;Ca(OH)2+CO2═CaCO3↓+H2O.

探究二:

在猜想产生灰黑色物质的原因时,小华认为镁条变黑与N2无关,其理由是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通常情况下不能和镁反应;

为进一步探究产生灰黑色物质的原因,设计如图实验,其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二氧化碳和镁接触,经过一段时间,试管中镁条基本无变化,说明镁表面变黑色需要二氧化碳参加.

故填: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通常情况下不能和镁反应;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二氧化碳和镁接触.

【实验拓展】

(1)用镁条实验前一般要进行的操作是打磨,以除去表面的物质.

故填:打磨.

(2)因为通常情况下镁能和空气的物质发生反应,因此保存镁条的方法是隔绝空气.

故填:隔绝空气.

日常生活中常采用煮沸方法将硬水软化,这种方法一定可靠吗?

【查阅资料】水的硬度是由水中所溶解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引起的,硬水中所溶解的钙、镁化合物可分为两类:钙、镁的碳酸氢盐,如Ca(HCO32等;钙、镁的硫酸盐或氯化物,如CaCl2等,一般所说水的硬度是由上述两类化合物引起的.

【设计并实验】小明为方便研究准备了碳酸氢钙溶液和氯化钙溶液来代表两类不同的钙、镁化合物

【得出结论】煮沸实际上只能降低   所引起的水的硬度.实验中A试管中碳酸氢钙分解除产生沉淀外,还生成了另外两种氧化物,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评价与反思】(1)小芳同学提出,若向碳酸氢钙溶液中滴加少量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说明   .

(2)在实验室中一般可通过   来降低水的硬度,硬水会给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危害,请写出一种   .

【实验拓展】向澄清石灰水中持续通入CO2气体,会得到Ca(HCO32溶液,利用pH传感器测定在此操作过程中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写出两条结论

(1)   ;(2)   .

解:【得出结论】根据题中信息,A试管中有大量的泡沫,B试管中泡沫较少,说明加热后,A试管中水的硬度降低了,而B试管中水的硬度没有降低,因此煮沸实际上只能降低钙、镁的碳酸氢盐类所引起的水的硬度,故填:钙、镁的碳酸氢盐.

实验①中A试管中碳酸氢钙分解除产生沉淀碳酸钙外,还生成了另外两种氧化物,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另外两种氧化物应是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CO32[cb20cf91e82db0cb.png]CaCO3↓+CO2↑+H2O,故填:Ca(HCO32[48441588d4ae7867.png]CaCO3↓+CO2↑+H2O.

【评价与反思】向碳酸氢钙溶液中滴加少量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说明碳酸氢钙的水溶液呈碱性,故填:碳酸氢钙的水溶液呈碱性;

在实验室可用蒸馏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硬水会给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危害,例如用硬水洗衣物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物,故填:蒸馏;用硬水洗衣物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物.

【实验拓展】(1)硬水中Ca(HCO32是由自然界中的CaCO3遇水和CO2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的,因此某同学向澄清石灰水中持续通入CO2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起初石灰水变浑浊,之后又逐渐变得澄清,故填:起初石灰水变浑浊,之后又逐渐变得澄清.

(2)根据图示可以看出,溶液的pH是逐渐减小到接近7的,故氢氧化钙的碱性强于碳酸氢钙,故填:氢氧化钙的碱性强于碳酸氢钙.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