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的甲的质量大
C:升高温度可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1:4
B:若W为水,则X或Y必定为酸或碱
C:m的数值为64
D:若X为化合物,Y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
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将56g不纯的铁粉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2g氢气.下列有关铁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铁中含有碳 B:铁表面有铁锈
C:铁中含有碳和锌 D:铁中含有碳和铝
将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溶液混合,混合后的溶液与下列物质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
A:Fe B:Ba(OH)2 C:HCl D:FeCl3
某同学欲测定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分别取ag样品,按下列方案进行实验,合理的是( )
A: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用排水法收集到VmL气体
B: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称量反应后的溶液,质量为m1g
C:与足量Ca(OH)2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2g固体
D: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用NaOH固体充分吸收,固体质量增加m3g
镍(Ni)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金属,常用于电镀工业和制造电池,硫酸镍溶液显绿色,氢氧化镍为难溶于水的绿色固体,在这些化合物中镍元素都显+2价.
(1)氢氧化镍的化学式为 .
(2)将硫酸镍溶液加入试管中,再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预测反应现象: .
解:(1)镍元素的化合价为+2,而氢氧根的化合价为﹣1,所以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以知道氢氧化镍的化学式为Ni(OH)2;
(2)将硫酸镍溶液加入试管中,再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后,硫酸镍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绿色的氢氧化镍沉淀,同时由于消耗了硫酸镍,所以溶液的颜色要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iSO4+2NaOH═Ni(OH)2↓+Na2SO4;
故答案为:(1)Ni(OH)2;
(2)①NiSO4+2NaOH═Ni(OH)2↓+Na2SO4;
②有绿色固体生成,溶液从绿色变成无色.
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原子序数为9的元素位于第 周期.
(2)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 ;该周期中,
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 .
(3)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 元素过渡到 元素,并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
(4)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符号各一个:阳离子 ,阴离子 .
解:(1)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核内质子数不同.
原子序数为9的元素为氟元素,位于第2周期.
(2)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核外均有3个电子层,各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该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非金属元素,
(3)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金属元素过渡到非金属元素,并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
(4)氖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钠离子、镁离子、铝离子属于阳离子,氧离子、氟离子属于阴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均与氖原子相同;离子符号分别是Na+(或Mg2+或Al3+)、O2﹣(或F﹣).
故答案为:
(1)核内质子数不同;2;
(2)各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
(3)金属;非金属;
(4)Na+(或Mg2+或Al3+);O2﹣(或F﹣).
化学的学科特征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请从微观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从Na、Mg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推知,金属Na、Mg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3)NaOH溶液和Ca(OH)2溶液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原因是 .由此可见,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解:(1)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有关,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则性质不同.所以,金属Na、Mg 性质不同;
(2)物质的结构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CO与CO2的分子结构不同,即一个CO2分子比一个CO分子多一个氧原子,所以CO与CO2的性质不同;
(3)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溶液都呈碱性,碱性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变红,原因是碱性溶液中都含有OH﹣.
故答为:(1)最外层电子数不同;(2)分子结构不同(或一个CO2分子比一个CO分子多一个氧原子);(3)都含有OH﹣;
鸡蛋腐败时会产生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气体(H2S),硫化氢气体溶于水后形成氢硫酸.硫化氢气体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在点燃条件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和一种无色液体.把硫化氢气体通入浓硫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H2SO4═SO2+S↓+2X.
(1)写出硫化氢气体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硫化氢气体与浓硫酸反应时,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 .硫化氢气体不用浓硫酸吸收,其原因是 ,为有效防止硫化氢气体污染空气,可用 溶液吸收(填一种具体物质的化学式).
解:(1)硫化氢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3O2[3697d1853f9170f5.png]2SO2+2H2O;
(2)由H2S+H2SO4═SO2+S↓+2X可知,反应前后硫原子个数相等,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也应该相等,因此每个X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X是水,化学式是H2O;
硫化氢气体不用浓硫酸吸收,其原因是硫化氢气体能和浓硫酸反应;
为有效防止硫化氢气体污染空气,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硫化氢,氢氧化钠的化学式是NaOH.
故填:2H2S+3O2[2277bf8fd9971933.png]2SO2+2H2O;H2O;硫化氢气体能和浓硫酸反应;Na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