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质的组成角度解释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

A:酸都含有酸根 B:酸都能在水中电离出H+

C:酸中都含有氢气 D:酸中都含有氧元素

在pH=1的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

A:OH.Na+.K+ B:SO42﹣.Cu2+.K+

C:Ca2+.NH4+.CO32﹣ D:K+.Cl.NO3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  )

A: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与足量的Zn和Fe反应

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C: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D: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用适当的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1)铁离子   

(2)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3)二个氮原子   

(4)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气体是   .

解:(1)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铁离子可表示为:Fe3+.

(2)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可表示为:[2a3fb697a0bf207c.png]

(3)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二个氮原子表示为:2N.

(4)一氧化碳是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气体,其化学式为:CO.

故答案为:(1)Fe3+;(2)[d8b0c60a519c7d38.png];(3)2N;(4)CO.

水是生命的源泉,爱护水,了解水的有关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1)自来水厂通常对天然水进行沉淀、过滤、吸附、   ,使之达到饮用水标准.在实验室里,若要得到净化程度最高的水,可用   的方法.

(2)饮用硬度过大的水都不利于人体健康,通常我们可用   检验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使硬水软化.

(3)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以下方式中有利节水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用淘米水、洗菜水浇花、冲厕所

B.加了过量洗衣粉洗衣服,然后反复冲洗

C.不间断地放水刷牙.

解:(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自来水厂通常对天然水进行沉淀、过滤、吸附、杀菌消毒,使之达到饮用水标准,在实验室里,若要得到净化程度最高的水,可用蒸馏的方法;故填:杀菌消毒;蒸馏;

(2)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其中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方法使硬水软化;故填:肥皂水;加热煮沸;

(3)A.将淘米水、洗菜水用来浇花、冲厕所,属于一水多用,可以节约用水;

B.加了过量洗衣粉洗衣服,然后反复冲洗,属于浪费水资源;

C.不间断地放水刷牙,属于浪费水资源;

故选项为:A.

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是一种清沽、高效的能源资源.

(1)天然气与煤、   合称为三大化石燃料,页岩气与天然气的主耍成份都是甲烷,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填字母).

A.酸雨     B.温室效应     C.臭氧层破坏   D.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3)对于页岩气开采技术的发展,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使能源更多样性 B.减少对石油等传统能源的依赖度 

C.可以尽量使用化石燃料   D.优化能源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

解:(1)煤、石油、天然气合称三大化石燃料;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是CH4+2O2[e81a06ca1f65c80b.png]CO2+2H2O;

(2)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原因,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并会产生可吸入颗粒物﹣﹣粉尘,臭氧层破坏由一氧化氮等引起,与煤的燃烧无关;

(3)①页岩油开采技术的发展,可减少对石油等传统能源的依赖度,使能源更多样化,并优化能源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要合理开采,所以C说法不合理;

故答案为:(1)石油; CH4+2O2[75406551ed53af36.png]CO2+2H2O;

(2)C;

(3)C.

如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表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13号元素的名称   ,16号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17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以上元素中与He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有   (写一种).

(3)1、8、11号元素组成碱的俗名是   .

(4)研究表明:第二周期从3﹣9号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大,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逐渐减小.从而分析第三周期从11﹣17号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是   .

解:(1)13号元素是铝元素,16号元素最外层应该有6个电子,17号元素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故填:铝;6;得到;

(2)He的化学性质稳定,在反应中不容易失去电子也不容易得到电子,氖和氩最外层是8个电子,极不易得到电子,也不易失去电子,故与氦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故填:Ne或Ar;

(3)1号元素是氢元素,8号元素是氧元素,11号元素是钠元素,组成的碱是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故填:火碱或烧碱或苛性钠;

(4)根据元素周期表的变化规律可知:第二周期从3号﹣﹣9号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大,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我分析第三周期从11号﹣﹣17号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是随核电荷数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填:随核电荷数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在高温条件下,甲、乙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四种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填序号).

(2)在该反应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属于置换反应 B.实验室常用此反应制取物质丁

C.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D.氢元素的化合价改变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解:由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上述反应甲烷和水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氢气和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4+H2O[04854f995470c127.png]3H2+CO,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

(1)四种物质中,甲物质是甲烷,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2)A.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错误;

B.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故B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C错误;

D.在甲烷、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在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0,氢元素的发生了改变.故D正确.

(3)由上述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4+H2O[2566c2c0f95134a3.png]3H2+CO.

故答为:(1)甲;(2)D;(3)CH4+H2O[5f5635d935b7add2.png]3H2+CO.

复习课上,老师准各了四瓶没有标签的白色固体,分别是碳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铵和氯化钠,要求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鉴别.小刚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案井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每一步骤均取用原固体物质).

(1)如所加试剂X是熟石灰,熟石灰与氯化铵混合的实验现象是   ,写出熟石灰与NH4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所加试剂Y常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则Y的化学式是   ,试剂Y与被鉴别出的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步骤3中分别取少量的两种固体溶于水,测溶液的pH可以区别两种物质,用pH试纸测溶液pH的操作是:取一小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   .读出pH的值.

解:(1)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水和氯化钙,所以实验现象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化学方程式为:Ca(OH)2+2NH4Cl=CaCl2+2H2O+2NH3↑;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盐酸和石灰石,Y会与碳酸钠反应,所以Y是盐酸,化学式是:HCl,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3)用pH试纸测溶液pH的操作是:取一小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被测液体滴到pH试纸上,然后将显示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的值.

故答案为:(1)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Ca(OH)2+2NH4Cl=CaCl2+2H2O+2NH3↑;

(2)HCl,Na2CO3+2HCl=2NaCl+H2O+CO2↑;

(3)用玻璃棒蘸取少量被测液体滴到pH试纸上,然后将显示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A、B、C、D、E都是教案备课库常见的物质.B、D、E均为氧化物,常温下B为固态,是一种常见的干燥剂,D为液态,E为气态;A、B、C中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略去).

(1)写出A、E的化学式:A:   ,E:   .

(2)写出B+D﹣C的化学方程式:   ,属于   (填反应类型)反应,该反应   (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解:A、B、C、D、E都是教案备课库常见的物质,A、B、C中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B、D、E均为氧化物,常温下B为固态,是一种常见的干燥剂,因此B是氧化钙,A高温分解产生氧化钙,因此A是碳酸钙;D为液态,所以D是水,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C是氢氧化钙,E为气态,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E是二氧化碳,带入框图符合转化关系,因此:

(1)A是碳酸钙,E是二氧化碳,故化学式分别为:CaCO3;CO2

(2)B+D﹣C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故答案为:CaO+H2O=Ca(OH)2;化合;放出.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