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物质是(  )

A:H2SO4.Na2CO3.NaCl.CuO.S

B:He.H2O.KNO3.Ca(OH)2.HCl

C:Mg.CO2.HNO3.KOH.Na2CO3

D:H2.HClO3.NaOH.Fe2O3.NaCl

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或俗称和化学式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

A:熟石灰.消石灰.CaO

B:铁锈.氢氧化铁.Fe(OH)3

C:生石灰.消石灰.Ca(OH)2

D:烧碱.火碱.NaOH

X、Y、Z分别是NaOH、HCl、NaCl中的一种溶液,将无色的酚酞试剂滴入Y,溶液变为红色,将此红色溶液少量滴加到X中,红色褪去,则Z Y X依次是(  )

A:NaOH HCl NaCl B:NaCl NaOH HCl

C:HCl NaOH NaCl D:HCl NaCl NaOH

质量相同的下列金属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

A:Fe B:Al C:Zn D:Mg

有硝酸银溶液、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可一次鉴别它们的试剂是(  )

A:稀硝酸 B:氯化钠溶液 C:稀盐酸 D:石蕊试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H为零的溶液既不显酸性又不显碱性

B:打开盛浓硫酸的试剂瓶塞,就可以看到白雾

C: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D: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是酸性溶液

为得到纯净的物质,某同学设计下表中的除杂方法,其中方法正确的是(  )

m克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与n克20%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如果将m克20%的氢氧化钠溶液改为m克20%的氢氧化钾溶液,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pH(  )

A:pH<7 B:pH=7 C:pH>7 D:无法判断

某溶液由NaOH、HCl、H2SO4和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向该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Cl和H2SO4一定存在

B:NaOH.H2SO4和MgCl2一定不存在

C:HCl和MgCl2一定存在

D:HCl一定存在,NaOH.H2SO4一定不存在,MgCl2可能存在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20℃时,取100g A物质的饱和溶液,将温度升高到35℃,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要将A从它的饱和溶液中结晶出来,最好采取   的方法.

(3)而要将B从它的饱和溶液中大量析出,最好采取   的方法.

解:(1)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20℃时,取100g A物质的饱和溶液,将温度升高到35℃,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不变;

(2)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要将A从它的饱和溶液中结晶出来,最好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

(3)B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要将B从它的饱和溶液中大量析出,最好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

故答案为:(1)不变;

(2)降温结晶;

(3)蒸发结晶.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