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钙在生活中常用作干燥剂、融雪剂,在工业上可用于制造防冻液等.某工厂以石灰石为原料生产氯化钙晶体的流程如下.原料石灰石中含有杂质主要是MgCO3、MgSO4 和Al2O3.

(1)石灰石粉溶解时,Al2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加入BaCl2除去的杂质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3)操作Ⅰ的名称为   ,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   .操作Ⅱ的具体步骤为:   、冷却结晶.

(4)固体a的成分一定含有   (只写一种).检验溶液b的酸碱性,如果显碱性,还需加入适量的    (填化学式)提高产品纯度.

解:(1)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化学方程式为:Al2O3+6HCl=2AlCl3+3H2O;

(2)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加入BaCl2除去的杂质离子是SO42﹣

(3)过滤可以将不溶性固体从溶于中分离出来,所以操作Ⅰ的名称为过滤,过滤需要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所以操作Ⅱ的具体步骤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4)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氢氧根离子和镁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依据除去杂质,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所以固体a的成分一定含有硫酸钡,检验溶液b的酸碱性,如果显碱性,还需加入适量的HCl提高产品纯度.

故答案为:(1)Al2O3+6HCl=2AlCl3+3H2O;

(2)SO42﹣

(3)过滤,玻璃棒,蒸发浓缩;

(4)硫酸钡(或氢氧化镁),HCl

如图所示,A~G分别是教案备课库常见的七种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F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E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氧化物,B、C常温下为气体,A是人体胃里帮助消化的主要成分,G的溶液呈黄色.

(1)F的化学式是   ;物质B的一种用途是   .

(2)D→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写出F和G反应的任意一个化学方程式:   .

解:F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则F为氢氧化钙;D、E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氧化物,E和氢氧化钙能相互转化,则E为水,D为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则C为氧气;B和水能相互转化,与C能反应,则B为氢气;A是人体胃里帮助消化的主要成分,则A为盐酸;G的溶液呈黄色,可以为氯化铁溶液.

(1)F的化学式是Ca(OH)2;物质B是氢气,密度比空气的小,可用于填充氢气球.

(2)D→C,即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62f28f39e0d03745.png]2H2O+O2↑.

(3)F和G反应,即氯化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Cl3+3Ca(OH)2═3CaCl2+2Fe(OH)3↓.

故答案为:

(1)Ca(OH)2;填充氢气球;

(2)2H2O2[bf14095dc75023e7.png]2H2O+O2↑;

(3)2FeCl3+3Ca(OH)2═3CaCl2+2Fe(OH)3↓.

如图是常见实验仪器或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利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应选仪器   (填序号),反应方程式为   .

(3)用CO还原铁矿石应选仪器   (填序号);加热前应   ,目的是   ,然后用酒精灯预热、再对准固体加热;尾气应   .

(4)如图为某同学的家庭实验,该装置的右边部分相当于图中的仪器   (填序号)的组合;该实验左边部分在操作上的优点是   .

解:(1)颈比较长并没有开关的仪器叫做长颈漏斗;

(2)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所以G和H都不能用来盛装液体药品,所以选择C放药品,利用长颈漏斗是倒入液体的,导管是导出气体,所以还需要F;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碳酸钙和盐酸,生成物是氯化钙、水、二氧化碳,用观察法配平即可,二氧化碳后面标上上升符号;

(3)CO还原铁矿石的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用到酒精灯,盛装固体药品可用试管或导管,又因为一氧化碳有毒需要进行尾气处理,要将产生的尾气所含的二氧化碳除去后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要点燃,所以还用到CE,所以用ABCEG来完成操作,由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与氧气燃烧时能发生爆炸,所以先通一氧化碳,把装置内空气排净,再加热,由于尾气中含有有毒气体一氧化碳,所以进行点燃,转化为二氧化碳即可;

(4)由图可知是氢气还原氧化铜,氢气还原氧化铜需要加热,表面已变黑色的红热铜丝相当于酒精灯加热,锌和稀醋酸反应制取氢气,用的是试管,和橡皮塞,氢气还原氧化铜需要酒精灯,盛装固体药品可用试管或导管,所以可以用BDH或ABG,将眼药水瓶提起就可以停止反应,往下按就能反应,该实验左边部分在操作上的优点是可随时停止反应.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2)C F; CaCO3+2HCl═CaCl2+H2O+CO2↑(3)ABCEG;先通入CO一会儿;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点燃(或用塑料袋收集);(4)BDH或ABG 可随时停止反应(类似意思只要合理均可).

袋装食品中常用一种“双吸剂”保持干燥,主要成分是铁粉和生石灰,同学们对一久置的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双吸剂”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久置“双吸剂”中可能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

【实验探究1】取固体样品研磨,用磁铁吸引,磁铁上沾有黑色粉末,说明“双吸剂”中一定有   .再用磁铁反复吸引后,残留固体用于后续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2】

【实验探究3】

【实验结论】(1)步骤②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久置的“双吸剂”中含有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步骤③有气泡冒出,溶液变为黄色,说明久置的“双吸剂”中含有      .

所涉及的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解:【实验探究1】

取固体样品研磨,用磁铁吸引,磁铁上沾有黑色粉末,说明“双吸剂”中一定有铁粉.

故填:铁粉.

【实验探究2】

取少量探究实验1的残留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蒸馏水,试管外壁不发烫,说明固体中不含有氧化钙,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538cfd406765317b.png]

【实验结论】

(1)步骤②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说明久置的“双吸剂”中含有Ca(OH)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2NaOH+CaCO3↓.

故填:Ca(OH)2;Ca(OH)2+Na2CO3═2NaOH+CaCO3↓.

(2)步骤③有气泡冒出,是因为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了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溶液变为黄色,是因为稀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了氯化铁和水,说明久置的“双吸剂”中含有CaCO3和Fe2O3

所涉及的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Fe2O3+6HCl═2FeCl3+3H2O.

故填:CaCO3;Fe2O3;CaCO3+2HCl═CaCl2+H2O+CO2↑;Fe2O3+6HCl═2FeCl3+3H2O.

常温下既能与CO2反应,又能与CaO反应的是(  )

A:盐酸 B:水 C:NaCl D:NaOH

下列气体中,既可以用浓硫酸干燥,又可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的是(  )

A:SO2 B:NH3 C:H2 D:CO2

下列离子在pH=2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为无色溶液的是(  )

A:NH4+ Cl K+ NO3

B:CO32﹣ Na+ Cl K+

C:Fe3+ Mg2+ NO3 Cl

D:Na+ Ag+ NO3 Cl

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物质是(  )

A:H2SO4.Na2CO3.NaCl.CuO.S

B:He.H2O.KNO3.Ca(OH)2.HCl

C:Mg.CO2.HNO3.KOH.Na2CO3

D:H2.HClO3.NaOH.Fe2O3.NaCl

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或俗称和化学式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

A:熟石灰.消石灰.CaO

B:铁锈.氢氧化铁.Fe(OH)3

C:生石灰.消石灰.Ca(OH)2

D:烧碱.火碱.NaOH

X、Y、Z分别是NaOH、HCl、NaCl中的一种溶液,将无色的酚酞试剂滴入Y,溶液变为红色,将此红色溶液少量滴加到X中,红色褪去,则Z Y X依次是(  )

A:NaOH HCl NaCl B:NaCl NaOH HCl

C:HCl NaOH NaCl D:HCl NaCl NaOH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