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有关原理.

(1)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来炼铁.

(2)乙醇被用作酒精灯、火锅、汽车等的燃料.

(3)胃酸过多时,可服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来减轻症状.

解:(1)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35ab34a166fbc04c.png]2Fe+3CO2

(2)乙醇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a880f1b935c6da59.png]2CO2+3H2O;

(3)盐酸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HCl+Mg(OH)2=MgCl2+2H2O.

故答案为:(1)3CO+Fe2O3[77d0ca9d151f4e30.png]2Fe+3CO2

(2)C2H5OH+3O2[1e1d430874b81345.png]2CO2+3H2O;

(3)2HCl+Mg(OH)2=MgCl2+2H2O.

某化学学习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1)此实验主要利用了铜的什么性质?

(2)按照上图所示进行实验,可得到什么实验结论?

(3)实验后铜片变黑了,质量也变大了,请解释原因.

解:(1)隔着铜片给物质加热,是利用了金属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2)实验中可以观察到,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说明了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比滤纸碎片的低;乒乓球碎片、滤纸碎片先后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合理即可).

(3)在加热的条件下,铜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是黑色的,生成氧化铜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铜和氧气的质量之和,故质量增大.

故答案为:(1)导热性;

(2)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比滤纸碎片的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黑色氧化铜,生成氧化铜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氧气和铜的质量总和,故质量变大.

NO2可通过此反应制取: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已知NO2是一种红棕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和水反应,是空气污染物.

(1)请从上图中选择制取NO2的发生和收集装置.

(2)实验过程中在发生装置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有哪些?

(3)用图E所示装置测量生成的NO2气体体积会偏小,该如何改进装置?

解:(1)NO2可通过此反应制取: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因此不需要加热;已知NO2是一种红棕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和水反应,是空气污染物,因此用D收集;故答案为:B;D;

(2)实验过程中在发生装置B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有:产生红棕色气体;故答案为:产生红棕色气体;

(3)用图E所示装置测量生成的NO2气体体积会偏小,因为二氧化氮能和水反应,改进的方法是: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故答案为: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

某小组在探究铁、铜、镁、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做了图1所示的三个实验(所用金属的形状与大小、稀盐酸的质量分数和用量均相同).

(1)通过Ⅰ和Ⅱ可比较镁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依据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2)小燕认为图1三个实验不能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原因是什么?

(3)探究小组在图1实验的基础上,补充一个实验(图2),实现了探究目的.则X、Y分别是什么?

解:(1)通过Ⅰ和Ⅱ可比较镁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依据的实验现象是:镁片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铁片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快.

故答案为:镁片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铁片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快.

(2)小燕认为图1三个实验不能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原因是:通过Ⅰ和Ⅱ说明镁比铁活泼,通过Ⅲ说明铜比银活泼,但是不能判断铁和铜的活泼性.

故答案为:通过Ⅰ和Ⅱ说明镁比铁活泼,通过Ⅲ说明铜比银活泼,但是不能判断铁和铜的活泼性.

(3)补充的实验可以是把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片表面附着一层红色固体,说明铁比铜活泼,进一步可以判断出镁比铁活泼,铁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因此X、Y可以分别是铁片和硫酸铜溶液.

故答案为:铁片和硫酸铜溶液.

小张同学得知我国在西汉年间,就能利用铁单质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他利用硫酸铜进行趣味实验,将浸泡了蓝色硫酸铜溶液的滤纸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观察到滤纸颜色由蓝变白,由湿变干后燃烧,在燃烧后的灰烬中出现红色固体,他很好奇,进行了相关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红色固体是什么物质?它是如何产生的?

【查阅资料】(1)温度达200℃时,CuSO4分解生成CuO和另一种氧化物,此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

(2)温度超过1000℃时,氧化铜才分解生成氧化亚铜,氧化亚铜呈红色.

【作出猜想】红色固体①Cu;②Cu2O;③   .

【实验探究】取少量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固体不溶解,溶液仍为无色.

【分析推理】(1)请教老师得知若有Cu2O存在,加入稀硫酸后会发生如下反应:Cu2O+H2SO4═CuSO4+Cu+H2O.结合实验现象,确定猜想   正确.

(2)滤纸主要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经分析,产生红色固体的原因可能是滤纸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碳与分解产生的CuO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这说明滤纸燃烧时的温度低于   ℃.

【交流讨论】(1)将浸有硫酸铜溶液的滤纸点燃,刚开始不能燃烧,是因为   .

(2)此实验中,硫酸铜受热分解生成CuO和   (填化学式).

【拓展延伸】把氧化铜和木炭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取出10g置于试管中,隔绝空气加热至高温,充分反应后冷却,称得试管中残留固体7.8g.则残留固体中铜的质量是多少?

解:铁单质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故填:Fe+CuSO4═FeSO4+Cu.

【作出猜想】红色固体①Cu;②Cu2O;③Cu、Cu2O.

故填:Cu、Cu2O.

【分析推理】

(1)若有Cu2O存在,加入稀硫酸后会发生如下反应:Cu2O+H2SO4═CuSO4+Cu+H2O,取少量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固体不溶解,溶液仍为无色,说明红色固体是铜,确定猜想①正确.

故填:①.

(2)产生红色固体的原因可能是滤纸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碳与分解产生的CuO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C[43bb761cbd0a26da.png]2Cu+CO2↑;

温度达200℃时,CuSO4分解生成CuO,这说明滤纸燃烧时的温度低于200℃.

故填:2CuO+C[1beee4524363a710.png]2Cu+CO2↑;200.

【交流讨论】

(1)将浸有硫酸铜溶液的滤纸点燃,刚开始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滤纸的着火点.

故填:温度没有达到滤纸的着火点.

(2)此实验中,温度达200℃时,CuSO4分解生成CuO和另一种氧化物,此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因此硫酸铜受热分解生成CuO和SO3.

故填:SO3.

【拓展延伸】

设生成铜质量为x,

充分反应后冷却,称得试管中残留固体7.8g,则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10g﹣7.8g=2.2g,

2CuO+C[f7f77c51d7a8279c.png]2Cu+CO2↑,

128 44

x 2.2g

[8cf32c39886edcf4.png][672d989d3489c283.png]

x=6.4g,

答:残留固体中铜的质量是6.4g.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瓷碗破碎 C:食物腐败 D:石蜡熔化

2015年6月国家开始实行饮用水新标准,矿物质水、碱性水、离子水等名称将被禁止使用.某品牌饮用水标签标明了该水中钠、钾、钙等的含量,钠、钾、钙等是指(  )

A:单质 B:元素 C:原子 D:分子

储存烟花爆竹的仓库应贴上的标志是(  )

A: B:

C: D:

硅酸盐矿泉水具有软化血管的作用,对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患者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硅酸钠的化学式为Na2SiO3,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间存在一定的空隙

C: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

D:该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