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液”为FeCl3溶液.已知铜和铁都能与FeCl3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2FeCl3═CuCl2+2FeCl2,Fe+2FeCl3═3FeCl2.现将一包铜和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于烧杯中物质的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一定含有FeCl2,固体中一定含有铜
B:溶液中一定含有FeCl3,固体中一定是铁和铜
C:溶液中一定含有FeCl2,固体中一定是铁和铜
D:溶液中一定含有FeCl2和CuCl2,固体中一定是铁和铜
如图是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相同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时,甲.乙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升高温度可以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30℃时,分别用100 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得甲溶液的质量大于乙溶液的质量
小苏打受热分解:2NaHCO3
Na2CO3+CO2↑+H2O,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小苏打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在一定质量的某Na2CO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所得沉淀过滤、洗涤、烘干后称得其质量为原Na2CO3溶液质量的1/4,则原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接近( )
A:16% B:20% C:26% D:30%
白酒中含有的一种有机物的化学式为 ;能填充探空气球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
解:白酒是酒精的水溶液,其中的溶质是酒精,属于有机物;氦气的密度小,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充灌探空气球.
故答案为:C2H5OH;He.
熄灭酒精灯火焰时用灯帽盖灭,其原理是 ;篝火晚会时常把木柴架空,其原因是 .
解:盖上灯帽可以隔绝氧气或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篝火晚会时为使木柴燃烧更旺,需将木柴架空,其理由是与氧气接触更充分,增大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故答案为:将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隔绝;增大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如图是溴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m的值为 ,n的值为 ;
(2)溴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溴化镁的化学式为 .

解:(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5,表示原子序数为35;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均为35,故m=35;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35=+8+18+n,n=7.
(2)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则溴元素的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溴元素位于第4周期.
溴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镁元素显+2价,溴元素显﹣1价,镁和溴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Br2.
故答案为:(1)35;7;(2)4;MgBr2.
将20g 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10%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 g;从微观角度来看,稀释后的溶液中含有的微粒有 .
解:设加入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时溶质质量不变可知,
20g×98%=(20g+x)×10%
解得:x=176g;
微观角度来看,稀释后的H2SO4中含有的微粒有:水分子(H2O)、氢离子(H+)、硫酸根离子([96d2c53f653440f8.png]).
故答案为:176;H2O、H+、[7b8181abc77be43b.png].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的单质为 ,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元素是 ,生成物的质量比为 .
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中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O和NO,生成物为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cf3bf567f694731b.png]N2+2CO2;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故图中的单质为氮气,其化学式为:N2;
氧元素在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变化;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4×2):[2(12+16×2)]=7:22
答案:N2;氧元素;7:22.
A、B、C、D、E是初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已知A是一种氧化物,D是一种难溶性的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B、C属于同一类别的化合物.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 .
(2)C→B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B→E的化学方程式为 .

解:(1)A、B、C、D、E是初中常见的化学物质,A是一种氧化物,D是一种难溶性的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所以D是碳酸钙,B、C属于同一类别的化合物,A和碳酸钙可以相互转化,所以A是二氧化碳,E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E会转化成碳酸钙,所以E是碳酸钠,B和碳酸钠可以互相转化,所以B是氢氧化钠,C会与二氧化碳反应,会转化成氢氧化钠,所以C是氢氧化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D的化学式为CaCO3;
(2)C→B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3)B→E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故答案为:(1)CaCO3;
(2)复分解反应;
(3)2NaOH+CO2=Na2CO3+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