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水中含有较多的Mg2+   (填符号);生活中常通过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解: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Ca2+和Mg2+;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故填:Ca2+;加热煮沸;

一定条件下,3.9g苯(C6H6)与9.6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2.7gH2O和物质X.则X的质量为   g;该反应方程式中O2与X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质量总和不变列等式:9.6g+3.9g=6.6g+2.7g+X,解得X=4.2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苯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所以X是一氧化碳,苯、氧气、二氧化碳、水、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359ab2de90bad7a6.png][425caa055944f4be.png][94b78903561e647b.png][897171af30cb1300.png][4226c3cbfe3f8cdc.png]=1:6:3:3:3;将苯燃烧的方程式配平得:C6H6+6O2[7b7166579194bdb6.png]3CO2+3H2O+3CO,该反应方程式中O2与X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故答案为:4.2;2:1

氟化钠是某些牙膏的添加剂,能有效预防龋齿,如图是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则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或“失”)电子,氟化钠可以用钠与氟气(F2)反应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解: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9,表示原子序数为9;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9.

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

氟化钠可以用钠与氟气(F2)反应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F2═2NaF.

故答案为:9;失;2Na+F2═2NaF.

食盐水中含有杂质CaCl2和Na2SO4,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和Na2CO3溶液后过滤,滤液中溶质为   ;过滤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向食盐水中通NH3和CO2可制得小苏打和一种氮肥,该氮肥的化学式为   .

解:食盐水中含有杂质CaCl2和Na2SO4,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和Na2CO3溶液后,过量的BaCl2能与Na2SO4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过量的Na2CO3溶液能与CaCl2、过量的氯化钡反应,分别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过滤滤液中溶质为氯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

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过滤操作的装置由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四种仪器组成,其中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向食盐水中通NH3和CO2可制得小苏打和一种氮肥,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该氮肥为碳酸氢铵,其化学式为:NH4HCO3.

故答案为:氯化钠、碳酸钠;漏斗;NH4HCO3.

如图所示,A~F是教案备课库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紫红色金属,B、E常温下均是气体,E、F都能用于灭火,C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图中“﹣”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

(1)A的一种用途是   .

(2)B、E的化学式分别为      .

(3)D→A的化学方程式为   .

解:(1)A~F是教案备课库常见的物质,A是紫红色金属,所以A是铜,B、E常温下均是气体,E、F都能用于灭火,所以E是二氧化碳,F是水,C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所以C是盐酸,盐酸会转化成B、D,B、D都会转化成铜,所以B是氢气,所以D是氯化铜,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铜,可以制导线;

(2)B、E的化学式分别为:H2、CO2

(3)D→A的是氯化铜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CuCl2+Fe=FeCl2+Cu.

故答案为:(1)制导线;

(2)H2、CO2

(3)CuCl2+Fe=FeCl2+Cu.

如图是氯气和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2)写出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已知HClO是一种酸,能与NaOH反应生成NaClO,请写出将氯气通入到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观察图示可得,该反应是氯气和水生成了氯化氢和次氯酸;

(1)氯原子的质子数=电子数=17,故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观察图示可得,该反应是氯气和水生成了氯化氢和次氯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H2O═HCl+HClO;

(3)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

答案:(1)[6f388710a28847fb.png];(2)Cl2+H2O═HCl+HClO; (3)Cl2+2NaOH=NaCl+NaClO+H2O.

小王习惯把手机放在床上充电,某天早上起床后他忘记拿手机也没有关闭电源就去上班了.中午回家后发现从卧室门缝往外冒黑烟,他立即打开门窗,结果原本只是冒黑烟的被子瞬间燃起了火焰.

(1)试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2)这种情况应该采取什么方法灭火?

(3)若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该如何逃生?

解:(1)长时间充电会导致被子温度过热,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引发燃烧,但是卧室内氧气不充足,所以冒黑烟,当打开门窗时,空气流通,空气中氧气含量增加,所以迅速燃烧;

(2)为了防止触电,在灭火前应先切断电源,然后再用水浇灭;

(3)在火灾现场由于燃烧产生大量的浓烟,需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下身体贴近地面逃离.

故答案为:(1)打开门窗,空气流通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2)先切断电源,然后再用水浇灭;

(3)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下身体贴近地面逃离.

某化学小组设计了一组“吹气球”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要使装置中的气球胀大,请写出分液漏斗和锥形瓶中的药品组合(三组).

解:1、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能生成氧气,使气球胀大;

2、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试管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使气球胀大;

3、金属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也能使气球胀大;

4、盐酸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使气球胀大.

故答案为:1、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2、水,氧化钙;

3、盐酸,锌.

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请写出a点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点所示的溶液中含有哪些溶质?

(3)d点表示的固体中含有哪些物质?

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Cu>Ag,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与两种溶质依次发生反应

Zn+2AgNO3=Zn(NO32+2Ag

65 216

所以析出银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减少的过程;

Zn+Cu(NO32=Zn(NO32+Cu

65 64

所以析出铜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增加的过程;

(1)锌首先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故a点是锌和硝酸银的反应,故答案为:Zn+2AgNO3=Zn(NO32+2Ag;

(2)c点时硝酸铜和硝酸银都全部反应,故c点的溶质只有硝酸锌,故答案为:Zn(NO32

(3)d点时锌过量,含有的金属是锌、铜和银,故答案为:锌、铜、银.

实验是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回答以下有关化学实验的问题:

(1)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粉末,在通常情况下能分别与CO2、H2O、HCl发生反应,生成O2.为了验证CO2和Na2O2反应生成的气体是O2,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

①用A装置制得的CO2中常混有H2O和HCl气体,设置B、C装置的目的是净化CO2.其中B装置的作用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C装置瓶内的液体是   .

②E装置中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没有反应的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如何验证CO2和Na2O2反应生成的气体是O2

(2)化学小组的同学在收集满CO2的集气瓶中放入燃烧的钠,钠继续燃烧,充分反应后生成黑色的碳和一种白色固体.

【作出猜想】白色固体的成分可能为:①氧化钠;②碳酸钠;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④氢氧化钠;⑤碳酸氢钠.

请指出以上不合理的猜想并说明理由.

【查阅资料】氧化钠为白色粉末,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实验探究】取少量白色固体溶于水,将溶液分成两份,一份加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另一份先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

【得出结论】白色固体的成分为   (填化学式).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称取12.5g石灰石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8.1g.试计算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解:(1)①其中B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氯化氢气体,这是因为稀盐酸能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NaHCO3+HCl═NaCl+H2O+CO2↑;

C装置瓶内的液体是浓硫酸,用来吸收水蒸气.

故填:NaHCO3+HCl═NaCl+H2O+CO2↑;浓硫酸.

②E装置中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没有反应的CO2,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故填:2NaOH+CO2═Na2CO3+H2O.

③验证CO2和Na2O2反应生成的气体是O2的方法是:在E装置玻璃管上方放带火星的木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

故答案为:在E装置玻璃管上方放带火星的木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

(2)【作出猜想】

不合理的猜想是④⑤,这是因为反应物中不含有氢元素,不可能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

故答案为:不合理的猜想是④⑤,这是因为反应物中不含有氢元素,不可能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

【得出结论】

将溶液分成两份,一份加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碱性;

另一份先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是因为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含有氢氧化钠,即白色固体中不含有氧化钠,因此白色固体的成分是Na2CO3

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碳酸钠和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3CO2[5e1f89ba58c010db.png]2Na2CO3+C.

故填:Na2CO3;4Na+3CO2[981a8c30c428cd5a.png]2Na2CO3+C.

(3)设碳酸钙质量为x,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12.5g+50g﹣58.1g=4.4g,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4.4g

[bb2cc5961d26c2e0.png][e7ecea226dd33cce.png]

x=10g,

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为:[ca9c0134ae8f4882.png]×100%=20%,

答: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为20%.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