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1和R2为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滑片P置于变阻器中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闭合S1,滑片向左滑动,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1示数变小

B:只闭合S2和S3,且滑片置于最右端时,两电流表的示数可能相等

C:只闭合S2,滑片向右滑动,电压表与电流表A1示数的乘积变大

D:先闭合S1,S2,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1,再闭合S3并移动滑片后,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2,P1与P2可能相等

12月11日,由我国自主研制,已通过中国船级社认证的“会飞的船”﹣﹣﹣﹣翔州地效翼船亮相三亚崖州湾海域进行动态展示,以   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飞船的机翼成弧形结构,在运动过程中机翼上表而的空气流速大,压强   ,从而形成升力,飞船最大速度为210km/h,若要通过70km的距离,飞船至少需飞行   min

解:翔州地效翼船亮相三亚崖州湾海域进行动态展示,以海岸为参照物,飞船与海岸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

飞船的机翼呈弧形结构,可使飞船在运动过程中机翼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而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从而形成升力;

由公式v=[33f35cc33d5dca5c.png]得飞船飞行的时间:

t=[12a9a62b8668e9c2.png][c7a36781e2d05c24.png]≈0.33h=19.8min.

故答案为:海岸;小;19.8.

烧开水时,水沸腾后,壶嘴处有大量的“白气”生成,“白气”是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通常说被水蒸气烫伤会比开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   

解:烧开水时,水沸腾后,壶嘴处有大量的“白气”生成,“白气”是由于遇冷而发生液化;

被水蒸气烫伤会比开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液化放热.

故答案为:液化;液化放热.

潜水艇下潜后,艇内人员可以用如图所示的澘望镜来观察水面上的情况.潜望镜是根据   原理制成的,艇内人员看到的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请在图中完成人通过潜望镜观察外面情况的光路图

解:因潜望镜内部装有两块平面镜,因此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且平面镜成等大正立的虚像,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现象,

过反射点作竖直向下的反射光线,再过二次反射点作垂直于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56cb360ebd98ddfe.png]

故答案为:光的反射;虚;见上图.

海燕家中电热水壶的铭牌如图所示,其正常工作5min可将装满初温为20℃的水烧开,则水吸收的热量是   J,水吸收的热量与完全燃烧   g的焦炭放出的热量相当,则该电热水壶的效率为   %,[一个标准大气压,焦炭的热值为3×107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解:(1)由图可知水的体积V=2L=2×10﹣3m3

由ρ=[6e85c51265c50ec7.png]可得,水的质量:

m=ρV=1.0×103kg/m3×2×10﹣3m3=2kg;

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则水吸收的热量:

Q=cm△t=4.2×103J/(kg•℃)×2kg×(100℃﹣20℃)=6.72×105J;

(2)由题知Q=Q=6.72×105J,

由Q=qm可得需要焦炭的质量:

m焦炭[fbeed69a15d75d5a.png][c1c96fca13f87a53.png]=2.24×10﹣2kg=22.4g;

(3)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的功率:P=P=2500W,

电热水壶正常工作5min消耗的电能:

W=Pt=2500W×5×60s=7.5×105J,

电热水壶的效率:

η=[213f632f65bb8a44.png][752d0e10ab291607.png]×100%=89.6%.

故答案为:6.72×105;22.4;89.6.

近年来,一些地区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乙醇俗称酒精).乙醇汽油是由10%的乙醇与90%的汽油混合而成.乙醇汽油燃烧过程是   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按照能源分类,由于乙醇是由植物发酵而成,所以乙醇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将汽油与乙醇混合时,总体积   (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解:

(1)乙醇汽油燃烧时,将乙醇汽油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由于植物是生生不息的,乙醇用完之后,可以通过植物秸秆发酵来制取,也可以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取,属于可再生能源;

(3)分子间存在间隙,将汽油与乙醇混合时,乙醇分子和汽油分子互相进入对方的空隙中,所以将汽油与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二者的体积之和.

故答案为:化学;可再生;变小.

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做了如下探究

(1)实验过程中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用电子测力计水平拉伸,则墙对弹簧的拉力与电子测力计对弹簧的拉力是一对   (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如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簣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一定条件下,弹簧的伸长量与它所受的拉力成   

(3)如图所示的A、B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则精度较高的是   (选填“A”或“B”)测力计

(4)经实验探究发现: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的材料、粗细原长(弹簧不受外力时的长度)等均有关系,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原长的关系:   .

解:(1)墙对弹簧的拉力与电子测力计对弹簧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

(2)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得出,不论是甲弹簧还是乙弹簧,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越长,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受到的拉力之比是定值,即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3)根据甲乙弹簧在拉力相同时甲弹簧伸长的长度大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可得出在弹簧的伸长相同时,甲弹簧所受拉力小于乙弹簧所受拉力,由题意知,A、B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即两弹簧的伸长相同,则甲弹簧所受拉力小于乙弹簧所受拉力即甲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小于乙,即量程较大的是B测力计;

同样根据甲乙弹簧在拉力相同时甲弹簧伸长的长度大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在拉力相同时用甲弹簧做成的测力计,示数间的间距较大,刻刻度时可以刻得更小,因此用甲弹簧做成的测力计精度更高,即精度较高的是A测力计;

(4)要证实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原长的关系,设计实验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需要控制弹簧的材料、粗细、所受拉力相同,只改变弹簧的原长,要控制弹簧的材料、粗细相同可以取同一根弹簧来做实验,再将弹簧截成长度不同的两段,就可以改变弹簧的原长,并分别用大小相同的力拉两根弹簧,就可以控制弹簧所受的拉力相同,最后比较弹簧伸长长度的关系;

故答案为:(1)平衡力;(2)正比;(3)A;(4)将一根弹簧截成长度不同的两段,分别用大小相同的力拉两根弹簧,比较弹簧伸长的长度;

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在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上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并在细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3)为了验证具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都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5)利用图丙装置能否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并说明理由:   

解:(1)小卡片两端通过滑轮各挂一个钩码,两个钩码由于重力通过绳子对小卡片施加了两个向相反方向的拉力,拉力的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钩码的数量越多,拉力就越大;

(2)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将会转转动,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3)把小卡片一剪为二,变为两个卡片,观察两个小卡片是否处于静止状态;

(4)将木块直接放在水平桌面上,由于木块与桌面间的摩擦力较大,会影响效果,所以利用小卡片更好,故A正确.

(5)因为小卡片很轻,左右两侧各通过一个定滑轮,定滑轮的位置虽然不等高,但是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时,小卡片还是处于静止状态,照样能完成实验.

故答案为:(1)钩码的数量;(2)不能;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3)将小卡片剪开;(4)A;(5)能;定滑轮的位置虽然不等高,但是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时,小卡片还是处于静止状态,照样能完成实验.

下面是小明做“测量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

(1)图甲是小明设计的测电阻电路,尚未连接完整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电路连接完整,要求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2)若闭合开关后电流表与电压表均无示数,则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24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为   A,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Ω,要想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小明接下来的实验步骤:   

【拓展】实验结束后,老师向同学们提出:“如果不使用电压表,再提供一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R0≠Rx),能否设计一个测量Rx阻值的实验呢?”如图内所示是小明设计的实验电路图.他的做法是:将S拨到a时,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至中间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1;再将S拨到b,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2:由I2Rx=I1R0可解得Rx小明的做法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解:(1)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的右下接线柱与开关的右接线柱相连,如下图所示:

[1dd3d76764c97769.png]

(2)电流表的指针没有偏转说明电路的部分断路,电压表指针没有偏转说明电压表两接线柱与电源正负极之间是断路,即可能是滑动变阻器断路造成的;

(3)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3A,

由I=[5083a19cfb161fba.png]可得电阻,R=[f6575b292fefa372.png][4d9d1e365d3e3310.png]=8Ω;

要想使测量结果更准确,聪聪接下来的实验步骤是:改变滑片的位置,测得多组数据,分别求出电阻取平均值;

拓展:小明的做法不正确,因为:在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电压与其阻值成正比,当开关S由a拨到b时,电阻R0和RX两端的电压不相等.

故答案为:

(1)如上图所示;(2)滑动变阻器断路;(3)0.3;8;改变滑片的位置,测得多组数据,分别求出电阻取平均值;

拓展:不正确;因为S接a、b时,Rx与R0两端的电压不相等.

重力不计的杠杆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在A端用轻质细绳悬挂一底面积为0.5m2,高为10cm,质量为200kg的圆柱体重物M,同时在B占施加一个始终垂直于杠杆的拉力FB,如图所示,OA=3m,OB=2m.(g取10N/kg)求

(1)当绳子上的拉力FA为零时,M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当将杠杆拉至与墙面夹角为30°时,M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刚好为零,此时拉力FB的大小;

(3)M离开地面再向上拉,拉力是如何变化的?何时拉力FB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解:

(1)当绳子上的拉力FA为零时,则M对地面的压力:F=GM=mg=200kg×10N/kg=2000N,

M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5565e28ddbe36fe3.png][a6a39e42a07a185d.png]=4000Pa;

(2)当将杠杆拉至与墙面夹角为30°时,如图1所示,FA的力臂为OC=[5b83c208ee8eabf9.png]OA=[227e61d7714c2902.png]×3m=1.5m,

[4afb81992e8623e1.png]

由题可知,此时M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刚好为零,

则A端此时受到的拉力FA=GM=mg=200kg×10N/kg=2000N,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B•OB=FA•OC,

此时拉力FB[52bb17034e606b04.png][94e4ea19f4aa05a5.png]=1500N;

(3)当杠杆由图1转到如图2所示的虚线位置时,分析可知,拉力FB的力臂OB未发生变化,A点的作用力即重物的重力也没有发生变化,但力FA的力臂由OC变为OA即变长了,由杠杆原理FB•OB=FA•OA,可知拉力FB会变大,

[b9e2932f5ef70374.png]

当杠杆由图2继续向上转动时,如图3所示,由图可知,拉力FB的力臂OB未发生变化,A点的作用力即重物的重力也没有发生变化,但力FA的力臂由OA变为OD即变短了,由杠杆原理FB•OB=FA•OD,可知拉力FB会变小,

综上所述,在OA向上转动的过程中,拉力FB会先变大,后变小;

分析图1、2、3,当OA转至图2所示位置即杠杆OA处于水平位置时,此时FA的力臂最大,由杠杆原理可知此时FB最大,

由杠杆原理可得:FB大•OB=FA•OA,

所以FB大[d241e9acf2877bef.png][7bfdee725a272d9c.png][57cf1a692e2970e7.png]=3000N.

答:(1)当绳子上的拉力FA为零时,M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4000Pa;

(2)当将杠杆拉至与墙面夹角为30°时,M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刚好为零,此时拉力FB的大小为1500N;

(3)M离开地面再向上拉,拉力先变大后变小,当OA处于水平位置时,拉力FB最大,最大值是3000N.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