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华佩戴运动手环在跑步机上20min跑过的路程如图所示,则他的平均速度为 km/h;运动手环还可以通过 向手机发送数据统计运动步数.

解:
(1)由图可知,小华跑过的路程为s=3.57km,
跑步的时间为t=20min=[8182259458db298a.png]h,
则他的平均速度:v=[917cdaa6afff5ca0.png]=[5b0e9c2fc2698201.png]=10.71km/h.
(2)智能运动手环是通过电磁波向手机发送运动的统计数据.
故答案为:10.71;电磁波.
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的四个冲程按顺序依次是:吸气冲程、压缩冲程、 、排气冲程,汽油机是汽车的“心脏”,气缸外面有“水套”,汽车行驶时水的温度会升高,水的内能会增大,这是通过 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解: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的四个冲程按顺序依次是: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汽车行驶时水的温度会升高,水的内能会增大,这是能量发生了转移,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故答案为:做功冲程;热传递.
小冉想测量一个底面积为10cm2的长方体木块的密度,他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高如图甲所示,则木块高 cm.用托盘天平测量木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木块的密度为 kg/m3.

解:
由图甲知刻度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木块的高度是2.00cm,所以木块的体积V=10cm2×2.00cm=20.0cm3,
由图乙所示可知,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木块的质量m=10g+4g=14g;
木块的密度ρ=[4a4d9f8a09a8a24e.png]=[e3dc31c820f109e7.png]=0.7g/cm3=0.7×103kg/m3.
故答案为:2.00;0.7×103.
古诗“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中,垂钓儿童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 现象,看到的水中鱼比实际位置浅是光的 现象,怕说话声惊扰到水中的鱼说明 可以传声.
解:垂钓儿童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属于光的折射;怕说话声惊扰到水中的鱼说明水可以传声.
故答案为:反射;折射;水.
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电阻式传感器(它的核心是一只可变电阻).当控制其阻值从0变为48Ω,测得传感器消耗的电功率与通过它的电流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电压为 V,电阻R0的阻值为 Ω,当通过传感器的电流为0.1A时,传感器消耗的电功率P为 W.

解:由电路图可知,R与R0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由图乙可知,通过传感器的电流最小为0.1A,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传感器的电阻最大,即为48Ω;
此时传感器的功率:
P1=I2R=(0.1A)2×48Ω=0.48W;
(2)当电路中的电流I=0.1A时,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由I=[b99b1993b1191660.png]可得,电源的电压:
U=I(R0+R)=0.1A×(R0+48Ω)﹣﹣﹣﹣﹣﹣﹣﹣﹣﹣﹣①,
当R=0Ω时,电路为R0的简单电路,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由图乙可知最大电流I′=0.5A,
则电源的电压:
U=I′R0=0.5A×R0﹣﹣﹣﹣﹣﹣﹣﹣﹣﹣﹣﹣﹣②
因电源的电压不变,
所以,0.1A×(R0+48Ω)=0.5A×R0,
解得:R0=12Ω,
电源的电压U=I′R0=0.5A×12Ω=6V.
故答案为:6;12;0.48.
如图所示,质量和形状完全相同的金属线框A和塑料线框B,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落下,途中经过某一磁场区域(“×”表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不计空气阻力,两线框落地的动能分别为EA和EB,则EA EB(选填“>”“<”“=”),你的判断依据 .

解:
因为金属框和塑料框质量相等、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所以,在最高点时,它们的重力势能相等;
金属框由静止自由下落到地面的过程中,金属框通过磁场会产生感应电流,有一部分能量转化为电能,所以在此过程中金属框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电能;
塑料框由静止自由下落到地面的过程中,塑料框通过磁场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所以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比较可知,两线框落地的动能关系为EA<EB.
故答案为:<;金属框下落过程中通过磁场会产生感应电流,有一部分能量转化为电能;
洛阳市区支付宝共享单车很普及,只需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即可使用,关于共享单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开锁时,通过电磁波与后台系统联系
B:骑车时发现路边的树木后退,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
C:猛蹬几下后车子会自行前进,说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共享单车的车闸属于费力杠杆,是为了省距离
下列自然现象中的物态变化中,吸热、放热特征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 B:夏天,叶上露珠晶莹
C:秋天,山里云雾缭绕 D:冬天,北方大雪纷飞
如图所示是小红“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此时烛焰恰好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她将光屏和蜡烛的位置互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上不再成清晰的像,需将透镜靠近蜡烛移动
B:光屏上不再成清晰的像,需将透镜靠近光屏移动
C:光屏上仍有烛焰的清晰的像,且烛焰的像变大
D:光屏上仍有烛馅的淸晰的像,且烛焰的像变小
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下列做法中也用到这种实验方法的是( )

A:在研究磁场时,在磁体周围形象地画出磁感线
B:在探究导体中的电流跟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保持电阻不变
C:在研究电阻的串联时,通常用一个电阻来替代多个电阻
D:在研究弹力时,用力挤压装满水的玻璃瓶,看到细管内的水面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