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物质是( )
A:NaCl Fe2(SO4)3 KNO3
B:Al2(SO4)3 NaNO3 NaCl
C:K2CO3 NH4NO3 MgCl2
D:AgNO3 Na2SO4 KCl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错误的是( )

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错误的是( )

A..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是A>B>C
B..50℃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形成75gA的饱和溶液
C:.升高溶液温度能将接近饱和的C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
D:.分别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降至20℃时,溶液中析出固体质量A>B
化学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定量研究,下列有关定量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氧气质量的多少回导致生成物不同
B:粗盐提纯实验中,蒸发时晶体飞溅会导致产率偏低
C:教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红磷质量的多少不影响实验结果
D: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中,消耗一氧化碳质量大于理论计算量
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复分解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碱中都含有氢氧根,所以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C:氯化钠由离子构成,所以所有物质都由离子构成
D: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下列图象与对应操作不相符的是( )
A:向生铁中加入稀硫酸
B:向稀盐酸中加入水
C:等质量的镁片和铝片分别加入足量稀盐酸反应
D:电解水实验正负极的气体质量随时间的变化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A B:B C:C D:D
用相应的化学符号填空:
(1)空气中含量较多且能支持燃烧的气体 ;
(2)标出硫酸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
(3)CO2中数字2的含义 .
解:(1)空气中含量较多且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氧气,故填:O2;
(2)硫酸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故填:[e843f851e3635e86.png]SO4;
(3)CO2中数字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故填: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在上个月我校举行的缤纷体育节系列活动中运动健儿们沉着参赛,稳定发挥,在春季的田径运动场上绽放青春.
(1)下列用品中,主要含有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橡胶跑道 B、纯棉运动服 C、铅球
(2)赛前食堂为同学们准备了各种早餐:炒青菜、鸡蛋、蔬菜粥、馒头.其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 ;
(3)裁判员高举发令枪,枪声一响,产生大量白烟(枪中火药的主要成分是一种暗红色固体),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
(4)比赛准备工作时,小颖发现铁质的起跑器生锈了,她想用稀盐酸来除铁锈,请写出反应方程式 .
解:
(1)A、橡胶跑道是有机合成材料,故正确.
B、纯棉是天然有机材料,故错误;
C、铅球是金属合金,金属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错误;
(2)炒青菜中主要含有维生素,鸡蛋中主要含有蛋白质,馒头中主要含有糖类物质,蔬菜粥中主要含有糖类物质和维生素,所以其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
鸡蛋;
(3)发令__中的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产生大量的白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P+5O2[6817a1cfb8b3d77b.png]2P2O5 ;
(4)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为:Fe2O3+6HCl=2FeCl3+3H2O;
答案:
(1)A;
(2)鸡蛋;
(3)4P+5O2[366d38ee60950546.png]2P2O5 ;
(4)Fe2O3+6HCl=2FeCl3+3H2O
2016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
(1)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煤燃烧时排放出 和 (写化学式)等污染性气体,这些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水,会形成酸雨;
(2)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填序号)
A、潮汐能 B、太阳能 C、风能 D、石油
(3)下面治理雾霾的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填序号)
①压减化石燃料 ②控制车辆使用 ③减少户外活动
④加强城市绿化 ③关闭厂矿企业 ⑥开发绿色能源
(4)氢化镁(MgH2)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可为氢动力汽车提供能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解:(1)煤燃烧时能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物质.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水,会形成酸雨;故填:SO2;NO2;
(2)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
A、潮汐能是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故A不符合题意;
B、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故B不符合题意;
C、风能是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故C不符合题意;
D、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就会减少细小颗粒物的排放,能治理雾霾;②细小颗粒物组成,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控制车辆使用可以治理雾霾;③减少户外活动并不能减少细小颗粒物的排放,不能治理雾霾;④加强城市绿化可以净化空气,减少沙尘暴的发生,能治理雾霾;⑤关闭厂矿企业做法错误,应该减少污染的发生,而不能直接关闭;⑥开发新能源,减少了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颗粒物的污染,能治理雾霾.
故答案为:①②④⑥.
(4)MgH2固体可以与水反应生成Mg(OH)2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H2+2H2O=Mg(OH)2+2H2↑.故答案为:MgH2+2H2O=Mg(OH)2+2H2↑.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遵循金属活动性顺序:
(1)锌、铜、银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2)用置换反应验证锌、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下列各组药品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Zn(NO3)2溶液、Cu(NO3)2溶液、Ag
B、稀H2SO4、Zn、Cu、Ag
C、Zn(NO3)2溶液,AgNO3溶液、Cu
D、Cu(NO3)2溶液、Zn、Ag
(3)某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Cu(NO3)2和AgNO3,现向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溶液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①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C点存在的金属单质是 .

解:(1)锌、铜、银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锌>铜>银;
(2)A、将银加入Zn(NO3)2溶液、Cu(NO3)2溶液中,均没有现象,说明银位于锌和铜的后面,但是不能证明锌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A不能达到目的;
B、将铁、铜、银加入硫酸溶液中,铁反应有气泡冒出,铜、银不反应,无现象,说明铜、银位于氢的后面,铁位于氢的前面,无法证明铜和银的活动性强弱,故B能不达到目的;
C、将铜加入Zn(NO3)2溶液中,均没有现象,说明铜位于锌的后面,将铜加入AgNO3溶液中,能反应,说明铜位于银的前面,能比较三种的活动性强弱,故C能达到目的;
D、Zn能与Cu(NO3)2溶液反应,说明铜位于锌的后面,Ag不能与Cu(NO3)2溶液反应,说明铜位于Ag
前面,能比较三种的活动性强弱,故D能达到目的.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Cu>Ag,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与两种溶质依次发生反应
Zn+2AgNO3=Zn(NO3)2+2Ag
65 216
所以析出银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减少的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2AgNO3=Zn(NO3)2+2Ag;
Zn+Cu(NO3)2=Zn(NO3)2+Cu
65 64
所以析出铜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增加的过程,在C点时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的单质有银和铜.
故答为:(1)锌>铜>银;(2)CD;(3)Zn+2AgNO3=Zn(NO3)2+2Ag,银和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