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B:碱溶液显碱性,所以显碱性的溶液都是碱溶液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是单质

下列物质不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就实现的是(  )

A:硝酸钾→氯化钾 B:铜→硝酸铜

C:氧化铁→硫酸铁 D:氯化钡→盐酸

16g某物质完全燃烧,只生产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有(  )

A:C B:H C:C.H D:C.H.O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都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下列离子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CO32﹣Na + Cl NO3

B:SO42﹣ Cu2+ H+ Cl

C:Ca2+ CO32﹣Cl NH4+

D:OHSO42﹣ Na + Cl

用化学用语填空:请用恰 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航标灯内充入的气体﹣﹣氖气   ;(2)草木灰的主要成分﹣﹣碳酸钾   

(3)常用的有机溶剂﹣﹣乙醇   ;(4)标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   

(5)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是   .

解:(1)氖是稀有气体元素,由稀有气体元素组成的单质是单原子分子,所以氖气的化学式就是表示氖元素的元素符号,即:Ne;

(2)碳酸钾是由显+1价的钾元素和显﹣2价的碳酸根组成,其化学式为:K2CO3

(3)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

(4)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标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故可表示为:[be94890f0982bf40.png]2O5

(5)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其化学式为:HCl;

故答案为:(1)Ne;(2)K2CO3;(3)C2H5OH;(4)[833543670ad1f88f.png]2O5;(5)HCl;

小明学习了化学之后,发现生活中“吃、穿、住、用、行”处处离不开化学.

(1)端午节妈妈给小明煮糯米粽子,糯米粽子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2)小明的校服面料是涤纶,里料是棉,区分这两种纤维最简单的方法是   

(3)小明发现家里新装修的房间中有几包活性炭,放置活性炭的目的是   

(4)小明家使用的水属于硬水,妈妈应该采取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5)小明为了减少雾霾,确保空气质量,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填字母).

A.植树种草 B.露天焚烧落叶 C.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D.汽车使用天然气作燃料.

解:(1)糯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故填:糖类.

(2)取少量纤维点燃,观察其留下的灰,如果是松散的,一捻就碎的是棉;反之,若先熔化,后形成聚集状粘连在一起的固体的就是涤纶.

故填:灼烧.

(3)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放置活性炭的目的是吸附有毒、有异味的气体.

故填:吸附有毒、有异味的气体.

(4)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能够以碳酸钙的形式从水中析出,镁离子能够以氢氧化镁的形式从水中析出,所以加热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故填:煮沸.

(5)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有:植树种草、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汽车使用天然气作燃料可以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加重雾霾天气.

故填:ACD.

图1为溴元素(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图中x=   .

(2)图2表示的微粒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字母,下同),与Br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3)写出B粒子的化学符号是   .

(4)写出溴化镁的化学式:   .

解:(1)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在图1中x=7.

(2)如图2(A、B、C、D、E)表示的微粒中,BC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D的最外层电子数与Br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3)B原子的质子数是11,最外层电子数是8,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钠离子,符号为Na+.

(4)Br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镁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溴化镁的化学式为:MgBr2.

答案:

(1)7;

(2)B、C;D;

(3)Na+

(4)MgBr2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t2℃时,分别将45g甲、乙、丙加入到100g水中,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不饱和溶液是   (填甲或乙或丙),可以使其成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

(2)降温至t1℃时,三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

(3)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乙物质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等于).

(4)从甲和乙的混合物中把甲物质提纯出来,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解:(1)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乙、丙物质的溶解度小于45g,所以不饱和溶液是甲,可以使其成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增加溶质;

(2)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降低温度,甲、乙会析出晶体,丙物质会继续溶解,所以降温至t1℃时,三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丙>甲=乙;

(3)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4)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从甲和乙的混合物中把甲物质提纯出来,可以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故答案为:(1)甲,增加溶质;

(2)丙>甲=乙;

(3)大于;

(4)降温结晶.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现在我们国家已经步入“高铁时代”.现有以下三种材料:A.金属材料 B.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根据要求选择填空(填字母):

①钢轨建设需要大量的钢铁,钢铁属于   .

②高铁座椅上常用到耐磨、耐腐蚀的涤纶等,涤纶属于   .

(2)甲乙丙三种金属,只有甲在自然界中是以单质形式存在,乙和丙同时放入稀盐酸中,在乙的表面产生大量气泡,丙的表面没有现象,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请写出一种符合乙物质在稀盐酸中的反应现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解:

(1)①钢铁属于合金,属于金属材料;②涤纶是合成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2)由题意可知,乙和丙同时放入稀盐酸中,在乙的表面产生大量气泡,丙的表面没有现象,说明了乙的活动性大于丙.甲是在自然界中是以单质形式存在,说明甲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综合以上分析可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的大小是:乙>丙>甲.

乙物质在稀盐酸中的反应,如铁与稀盐酸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答案:

(1)①A;②B;

(2)乙>丙>甲;Fe+2HCl=FeCl2+H2↑.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