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关注物质变化过程,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很有必要.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是通过控制哪些因素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
(2)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B中,中间试管的实验目的是什么? .
(4)请总结出铁制品发生锈蚀的主要条件:
(5)写出防止铁制品锈蚀的一种方法 .
解:(1)实验A是探究磷的燃烧条件,利用对比实验的方式,通过控制是否与氧接触和控制温度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故答案为:可燃物是否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可燃物是否达到燃烧所需的温度;
(2)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 [92172b686ae256ce.png]2P2O5.
故答案为:4P+5O2;2P2O5;
(3)实验B是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也是利用对比实验,中间试管的实验目的是隔绝氧气,探究铁钉在隔绝空气(氧气)的条件下是否生锈.
故答案为:探究铁钉在隔绝空气(氧气)的条件下是否生锈.
(4)铁制品生锈的条件是同时与空气和水直接接触,故答案为:铁制品同时与空气和水直接接触;
(5)在铁制品表面涂油、覆盖油漆或在表面镀一层抗腐蚀的金属等,都可以取得防锈的作用.
故答案为:在铁制品表面涂油、覆盖油漆或在表面镀一层抗腐蚀的金属等
某补钙药剂的标签主要内容如图所示,现测定该钙片含量是否符合标注,做如下实验:取10片该钙片,放入干燥、洁净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50g某浓度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钙片中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也不和稀盐酸反应,反应中产生的气体全部放出),反应后称量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为64.5g.
(1)反应中生成 g二氧化碳,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2)通过计算说明实际钙含量是否与标注相符;
(3)试计算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1)因为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烧杯中的物质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g×10+50g﹣64.5g=5.5g;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可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2)设10片片剂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消耗盐酸中的氯化氢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44
x y 5.5g
[ac7812d1acf812d4.png],[6bc2d015b41db1d4.png]
x=12.5g,y=9.125g
每片中钙含量是12.5g×[3235360e35210100.png]÷10片=0.5g<0.6g,实际钙含量与标注不相符;
(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7a4079b555d1f8d6.png]=18.25%;
答案:(1)5.5,复分解反应;
(2)实际钙含量与标注不相符;
(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18.25%.
用“>”“<”“=”号填空
①铜块硬度 青铜硬度;
②20℃饱和石灰水浓度 50℃饱和石灰水浓度.
解:①合金要比组成成分金属的硬度大,所以铜块硬度<青铜硬度;
②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7db8d18c7f0a0683.png],所以溶解度大,溶质质量分数就大,溶液浓度就大,温度越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越小,所以20℃饱和石灰水浓度大于50℃饱和石灰水浓度.
故答案为:①<;②>.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浓硫酸做干燥剂
B: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敞口放置质量变大
C:在保存过程中浓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D:干冰升华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冰水混合物 C:生理盐水 D:稀有气体
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食物腐败﹣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C:空气液化﹣分子间间隔改变
D:汽油挥发﹣分子体积变大
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的重要阶段,一定要每天摄入适量的蛋白质,下列物质富含蛋白质的物质是( )
A:荔枝 B:芸豆 C:大米饭 D:黄豆
电热水壶使用起来比原来的水壶方便了许多,集电磁炉、水壶的 功能于一身很受消费者的喜爱.其不锈钢外壳既美观又便于清洗.不锈钢属于( )

A:合成材料 B:合金 C:纯净物 D:单质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检查气密性
C:
读液体体积 D:
稀释浓硫酸
下列物质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 )
A:Fe B:Fe2O3 C:FeSO4 D:F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