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行为中,能够作为国际习惯形成的证据资料的有()。
A:国家的内部行为 B:国家的外交实践 C:国际组织的实践 D:跨国公司的行为
19世纪以来的国际法编纂侧重在()的编纂。
A:外交会议 B:法学团体 C:法学家个人 D:国内法的现代化
试比较古代东西两大外交圈的特点及其对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影响。
国际习惯是最古老、最原始的国际法渊源。下列有关国际习惯的说法中,何者是错误的?
A:国际习惯是不成文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规则。国际习惯曾经是国际法最主要的渊源,但随着现代国际社会交往的加深,因为许多国际习惯被编篆入国际条约,所以国际习惯已经被条约所替代 B:国际习惯有两个构成要素,包括物质要素和心理要素,前者即存在各国反复一致地从事某种行为的实践;后者指上述行为模式被各国认为具有法律约束力 C:证明一项国际习惯的存在,一般应从国家间的各种文书和外交实践、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各种文件、国内立法和司法以及行政的实践和有关文件中寻找证据 D:条约不可能包容国际实践中的所有国际法规则,新的国际习惯仍将不断产生
按照现代国际法, 国家承认( ) 。
A:仅仅是对新国家已存在这一事实的宣告而已 B:可创造一个国际法主体 C:意味着承认国与被承认国建立外交关系 D:产生全面而广泛的法律后果并为建交奠定基础
现代国际法形成了一些较为系统的部门法, 例如 ( )
A:海洋法 B:条约法 C:国际组织法 D:外交
构成现代外交关系法渊源的主要国际公约包括
( ) 。
A:1%1 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 B:1969 年《特别使团公约》 C:1946 年《联合国特权及豁免公约》 D:1947 年《联合国专门机构特权及豁免公约》
下列关于国际习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国家之间的惯例就是国际习惯 B:惯例只要被各国接受为法律就成为国际习惯 C:国际习惯不是国际法的渊源 D:国家之间在相当长时期内反复前后一致的实践并被各国接受成为法律的惯例, 就是国际习惯或习惯国际法
习惯法规则在国内的适用方式有() 。
A:__中规定, 把公认的习惯国际法规则(如果并不与现行国内法相抵触) 作为国内法律的组成部分, 由法院加以适用, 而不必经过特别的、 个案的纳入措施; B:必须经过立法纳入; C:习惯规则不能在国内适用; D:习惯规则与国内法规则相冲突时适用国内法
从现代国际法的观点来看, 由战争造成的割让是符合国际法的, 而由不平等条约造成的
割让是违反国际法的。
A:对 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