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气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以下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进行);①通过澄清石灰水,未观察到变浑浊;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固体变成红色;③通过白色CuSO4粉末时,粉末变成蓝色晶体;④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气体中一定存在的是   (填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存在的是   .

解: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气中的一种或几种,①通过澄清石灰水,未观察到变浑浊,说明没有二氧化碳;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固体变成红色,说明有还原性的气体一氧化碳或氢气的存在;③通过白色CuSO4粉末时,粉末变成蓝色晶体,说明有水生成,进一步证明有氢气;④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证明有一氧化碳的存在;因此通过推断可知原气体中一定存在的是一氧化碳和氢气,一定不存在的是二氧化碳;故填:H2、CO;CO2.

如图为一些错误的实验操作:

(1)欲纠正图A的操作,应增加仪器的名称是:   

(2)欲纠正图C的操作,应增加仪器的名称是:   

(3)用图B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结果会严重偏低.为解决这个问题:

①甲同学提出可将装置中的木炭换成   (填试剂名称),

②乙同学提出可将装置中的水换成   (填试剂名称),

(4)请写出按甲同学的方案改进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解:(1)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这是因为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如果添加顺序颠倒,那么水会浮在水面上,又由于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能使水沸腾,容易造成酸液飞溅.故填:玻璃棒;

(2)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称量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时,应放在小烧杯中称量;故填:小烧杯;

(3)用图B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结果偏低,其原因是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改进的措施是:将木炭换成红磷或将水槽中的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故填:①红磷;②氢氧化钠溶液;

(4)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故填:4P+5O2[a8cf222b60fae568.png]2P2O5.

一位化学老师在实验室发现半瓶存放很久的氧化钙,观察到存放该氧化钙的塑料瓶已经膨胀变形(如图).

(1)氧化钙的俗称是   ,请你分析上述现象的成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对该塑料瓶的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②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③具有热塑性 ④具有热固性

(3)为了确定瓶中的样品的成分,小明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

先称取1.0g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感觉到烧杯变热,充分搅拌后过滤,经洗涤烘干后得到白色沉淀0.44g和滤液.取少量沉淀放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和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仍呈无色.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知瓶中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4)为了得到最后结论,小明继续进行实验:

向(3)中所得滤液于中加入足量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质量为1.0g,请你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请根据数据计算回答,原样品是否含有氢氧化钙?   (填字母)

A.一定含有 B.一定不含有 C.不能确定.

解:(1)氧化钙的俗称是生石灰,上述现象的成因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故填:生石灰;CaO+H2O═Ca(OH)2.

(2)塑料瓶的材料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由于不知道塑料的材质,不能确定是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

故填:②.

(3)先称取1.0g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感觉到烧杯变热,说明样品中含有氧化钙,取少量沉淀放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和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仍呈无色,说明0.44g沉淀是碳酸钙,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知瓶中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CaO、CaCO3.

故填:CaO、CaCO3.

(4)假设样品中只含有氧化钙和碳酸钙,则氧化钙质量为:1.0g﹣0.44g=0.56g,

设0.56g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x,

由CaO+H2O═Ca(OH)2,Na2CO3+Ca(OH)2═CaCO3↓+2NaOH可知CaO~CaCO3↓,

CaO~CaCO3↓,

56 100

0.56g x

[53729eab6bf4644f.png][3dfc04711808223d.png]

x=1.0g,

0.56g氧化钙转化成碳酸钙后恰好是1.0g,说明样品中不含有氢氧化钙.

故填:Na2CO3+Ca(OH)2═CaCO3↓+2NaOH;B.

取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15.4g.将剩余固体加入134.1克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0%(假设溶液无损失).计算:

(1)剩余固体中氯化钾的质量.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解:固体加入134.1克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0%,则对应的溶液中水和氯化钾的质量比为9:1,则氯化钾的质量为134.1g÷9=14.9g;

则二氧化锰的质量为15.4g﹣14.9g=0.5g

设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fbb108237e5f11a9.png]2KCl+3O2

245 149

x 14.9g

[f786de274e2396e8.png]

x=24.5g

则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e76866e85ccbb5fe.png]×100%=98%

答:(1)剩余固体中氯化钾的质量为14.9g.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98%.

小明利用电能表测量某个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当电路中只有这个电器连续工作时,测得在1h内,消耗的电能为1.2kW•h,那么用这个电器是(  )

A:液晶电视机 B:台式计算机 C:家用空调 D:电冰箱

小虎用黄瓜,苹果做成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

A:音调响度 B:音色响度 C:音色音调 D:音色音准

下列现象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  )

A: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

B: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

C:游泳后离开泳池时身上会感到有点冷

D: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凉

如图是潜望镜的示意图,观察者通过该潜望镜看到的物体的像的情况是(  )

A:同实际物体上下.左右关系都是一致的

B:同实际物体上下.左右关系都是相反的

C:同实际物体的上下关系是一致的,而左右关系是相反的

D:同实际物体的上下关系是相反的,而左右关系是一致的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均匀木棒AB的A端固定在铰链上,悬线一端绕过某定滑轮,另一端套在木棒上使木棒保持水平,现使线套逐渐向右移动,但始终保持木棒水平,则悬线上的拉力(棒和悬线均足够长)(  )

A:逐渐变小 B:逐渐变大

C:先逐渐变大,后又变小 D:先逐渐变小,后又变大

定时炸弹的引爆装置如图所示,当有电流通过起爆器时将引爆炸药.起爆前定时开关S是闭合的,当设定的起爆时间一到,定时开关S会自动断开.为使引爆装置停止工作,小虎不能实施的操作是(  )

A:在c处剪断导线

B:在d处剪断导线

C:赶在起爆之前用导线连接cd

D:赶在起爆之前用导线直接连接电源两极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