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对条约不得提出保留的情形有( )。
A:条约本身禁止保留 B:该保留不符合条约的目的与宗旨 C:该条约准许特定的保留以外的其他的保留 D:该项保留仅从本国的狭隘利益出发 E:该项保留有碍于建立国际统一制度
甲国倡议并一直参与某多边国际公约的制订,甲国总统与其他各国代表一道签署了该公约的最后文本。根据该公约的规定,只有在2/3以上签字国经其国内程序予以批准并向公约保存国交存批准书后,该公约才生效。但甲国议会经过辩论拒绝批准该公约。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一项判断是正确的( )
A:甲国议会的做法违反国际法 B:甲国政府如果不能交存批准书将会导致其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 C:甲国签署了该公约所以该公约在国际法上已经对甲国产生了条约的拘束力 D:由于甲国拒绝批准该公约,即使该公约本身在国际法上生效,其对甲国也不产生条约的拘束力
甲某为A国国家总统,乙某为B国国家副总统,丙某为C国政府__,丁某为D国外交部长。根据条约法公约规定,上述四人在参加国际条约谈判时,哪个需要出示其所代表国家颁发的全权证书( )
A:甲某 B:乙某 C:丙某 D:丁某
《维也纳条约法公约》规定条约的保留方式是( )。
A:口头 B:书面 C:口头和书面任何一种 D:保留国认为合适的任何方式
缔约国在条约的执行与解释上发生分歧时。应( )解决
A:由国际法院 B:由仲裁法庭 C:按条约中的争端解决程序 D:由国内__法院
嘉易河是穿越甲、乙、丙三国的一条跨国河流。1982年甲、乙两国订立条约对嘉易河的航行事项作出了规定。其中特别规定给予非该河流沿岸国的丁国船舶在嘉易河中航行的权利,且规定该项权利非经丁国同意不得取消。事后,丙国向甲、乙、丁三国发出照会。表示接受该条约中给予丁国在嘉易河上航行权的规定。甲、乙、丙、丁四国都是《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缔约国。对此,下列哪项判断是正确的( )
A:甲、乙两国可以随时通过修改条约的方式取消给予丁国的上述权利 B:丙国可以随时以照会的方式,取消其承担的上述义务 C:丁国不得拒绝接受上述权利 D:丁国如果没有相反的表示可以被推定为接受了上述权利
一国加入一个国际条约后( )。
A:享有仅次于原始缔约方的权利 B:与原始缔约方享有同样的权利 C:享有从加入之日起缔约方所享有的权利 D:享有的每一项权利都必须经过原始缔约方的同意
根据《条约法公约》的规定,条约若是一个国际组织的组织约章,保留一般须经什么机关接受( )。
A:该国际组织的有权机关 B:全体缔约国 C:全体缔约国和该国际组织的有权机关 D:全体缔约国或该国际组织的有权机关皆可
甲乙两国于1996年签订投资保护条约,该条约至今有效。2004年甲国政府依本国立法机构于2003年通过的一项法律,取消了乙国公民在甲国的某些投资优惠而这些优惠恰恰是甲国按照前述条约应给予乙国公民的。针对甲国的上述作法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一项判断是正确的( )
A:甲国立法机构无权通过与上述条约不一致的立法 B:甲国政府的上述做法将会引起其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 C:甲国政府的上述做法如果是严格依据其国内法作出的,则甲国不承担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 D:甲国如果是三权分立的国家,则甲国政府的上述行为是否引起国家责任在国际法上尚无定论
关于条约与第三国的关系,错误的命题是( )
A:一般而言,条约不能为第三国创设义务,但容许有例外 B:条约为第三国创设权利该第三国偌无相反之表示,应推定其表示同意 C:条约的规定成为国际习惯法规则时,对第三国具有约束力 D:取消对第三国的义务,无需征求第三国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