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孙先生今年刚刚35岁,在一家大型国企工作。该企业成立了企业年金理事会,并分别委托W基金管理公司作为投资管理人,X商业银行作为托管人和账户管理人。
该企业年金计划中的受托人是( )。
A:企业年金理事会 B:W基金管理公司 C:X商业银行 D:该企业的财务部门
资料:孙先生今年刚刚35岁,在一家大型国企工作。该企业成立了企业年金理事会,并分别委托W基金管理公司作为投资管理人,X商业银行作为托管人和账户管理人。
X商业银行在企业年金计划运行过程中的具体职责不包括( )。
A:制定企业年金的投资策略 B:建立企业年金基金的企业账户和个人账户 C:计算企业年金的待遇 D:安全保管企业年金基金的财产
本题涉及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A企业和B企业于2012年4月1日签订买卖合同,合同标的额为50万元。根据合同约定,B企业于4月10日交付全部货物,A企业验收合格后,于2012年4月20日签发给B企业一张出票后1个月付款的银行承兑汇票,汇票金额为50万元,出票日为4月20日,承兑人,付款人为甲银行。 5月10日B企业在与C企业的买卖合同中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C企业,B企业在背书时在汇票上记载了"不得转让"字样,C企业已支付对价。5月20日,C企业在与D企业的买卖合同中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D企业,D企业已支付对价。D企业要求C企业提供票据保证,在C企业的请求下,乙企业作为C企业的保证人在汇票的正面记载"保证"字样并签章,但未记载保证日期。 2012年5月28日,持票人D企业向甲银行提示付款,但甲银行拒绝付款。D企业于同日取得拒绝证明后,5月29日,D企业向B企业发出追索通知,B企业以自己在背书时曾记载"不得转让"表示拒绝。5月30日D企业向保证人乙企业发出追索通知,要求乙企业支付汇票金额,相关利息和费用共计52万元,乙企业以D企业尚未向C企业进行追索,且追索金额超出汇票金额为由表示拒绝。6月10日,D企业向C企业发出追索通知,C企业以D企业未在取得拒绝证明的3日内发出追索通知已丧失对C企业的追索权为由表示拒绝。 2014年5月31日,D企业向A企业请求行使票据权利,A企业以D企业已丧失票据权利为由表示拒绝。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1)~(4)题。
下列各项中,持票人D企业可以向其行使追索权的是( )。
A:背书人C企业 B:保证人乙企业 C:出票人A企业 D:背书人B企业
本题涉及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A企业和B企业于2012年4月1日签订买卖合同,合同标的额为50万元。根据合同约定,B企业于4月10日交付全部货物,A企业验收合格后,于2012年4月20日签发给B企业一张出票后1个月付款的银行承兑汇票,汇票金额为50万元,出票日为4月20日,承兑人,付款人为甲银行。 5月10日B企业在与C企业的买卖合同中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C企业,B企业在背书时在汇票上记载了"不得转让"字样,C企业已支付对价。5月20日,C企业在与D企业的买卖合同中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D企业,D企业已支付对价。D企业要求C企业提供票据保证,在C企业的请求下,乙企业作为C企业的保证人在汇票的正面记载"保证"字样并签章,但未记载保证日期。 2012年5月28日,持票人D企业向甲银行提示付款,但甲银行拒绝付款。D企业于同日取得拒绝证明后,5月29日,D企业向B企业发出追索通知,B企业以自己在背书时曾记载"不得转让"表示拒绝。5月30日D企业向保证人乙企业发出追索通知,要求乙企业支付汇票金额,相关利息和费用共计52万元,乙企业以D企业尚未向C企业进行追索,且追索金额超出汇票金额为由表示拒绝。6月10日,D企业向C企业发出追索通知,C企业以D企业未在取得拒绝证明的3日内发出追索通知已丧失对C企业的追索权为由表示拒绝。 2014年5月31日,D企业向A企业请求行使票据权利,A企业以D企业已丧失票据权利为由表示拒绝。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1)~(4)题。
关于C企业拒绝持票人D企业的理由,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该理由成立,持票人已经丧失追索权 B:该理由不成立,但持票人请求付款时已经超过提示付款期限,已经丧失对C企业的追索权 C:该理由不成立,持票人没有丧失追索权 D:该理由不成立,如果持票人未在规定期限发出追索通知,持票人仍可以行使追索权,因延期通知给其前手或者出票人造成损失的,持票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材料,回答{TSE}问题:
某市环保局应当地居民的举报.对超标排放污水的某企业作出了2万元的罚款.并责令其限期治理,该企业对环保局的行政处罚不服,向法院提起了行政诉讼。在诉讼期间,该企业找到环保局要求协商解决。环保局同意且变更了原处罚决定.对该企业征收了2倍的排污费.该企业向人民法院撤诉。
该企业申请撤诉,是否需要经过法院的准许?( )
A:须经法院同意.因为环保局可能侵害第三人的利益 B:须经法院同意.因为该企业对是否撤诉.没有自主选择权 C:无须经法院准许.因为会减少法院压力,提高审判效率 D:无须经法院准许.因为撤诉是原告的诉讼权利
甲和乙同为药品批发企业,其所持有的《药品经营许可证》载明的经营范围为麻醉药品、精
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原料药及其制剂、生化药品。丙是
药品零售企业,经营方式是零售(连锁),经营范围是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药制剂。出
于经营策略的需要,甲企业决定与乙企业合并,并扩大经营范围,丙企业决定更换质量负责
人并扩大经营范围。
关于甲、乙两企业合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药物经营许可证》许可事项变更 B:属于应该重新办理《药物经营许可证》的事项 C:属于《药物经营许可证》登记事项变更 D:属于只需到工商行政部门办理的企业注册登记事项变更
A企业和B企业于2013年4月1日签订买卖合同,合同标的额为50万元。根据合同约定,B企业于4月10日交付全部货物,A企业验收合格后,于2013 年4月20日签发给B企业一张出票后1个月付款的银行承兑汇票,汇票金额为50万元,出票日为4月20日,承兑人、付款人为甲银行。
5月10日B企业在与C企业的买卖合同中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C企业,B企业在背书时在汇票上记载了“不得转让”字样,C企业已支付对价。5月20日,C企 业在与D企业的买卖合同中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D企业,D企业已支付对价。D企业要求C企业提供票据保证,在C企业的请求下,乙企业作为C企业的保证人在汇 票的正面记载“保证”字样并签章,但未记载保证日期。
2013年5月28日,持票人D企业向甲银行提示付款,但甲银行拒绝付款。D企业于同日取得拒绝证明后,5月29日,D企业向B企业发出追索通知,B企业 以自己在背书时曾记载“不得转让”表示拒绝。5月30日,D企业向保证人乙企业发出追索通知,要求乙企业支付汇票金额、相关利息和费用共计52万元,乙企 业以D企业尚未向C企业进行追索,且追索金额超出汇票金额为由表示拒绝。6月10日,D企业向C企业发出追索通知,C企业以D企业未在取得拒绝证明的3日 内发出追索通知已丧失对C企业的追索权为由表示拒绝。
2015年5月31日,D企业向A企业请求行使票据权利,A企业以D企业已丧失票据权利为由拒绝承担票据责任。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关于C企业拒绝持票人D企业的理由,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查看材料
A:该理由成立,持票人已经丧失追索权 B:该理由不成立,但持票人请求付款时已经超过提示付款期限,已经丧失对C企业的追索权 C:该理由不成立,持票人没有丧失追索权 D:该理由不成立,如果持票人未在规定期限发出追索通知,持票人仍可以行使追索权,因延期通知给其前手或者出票人造成损失的,持票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甲企业是金属铝开采企业,本年相关情况如下:
(1)本年度共计拥有土地65000平方米,其中子弟学校占地3000平方米,幼儿园占地1200平方米、企业内部绿化占地2000平方米。
(2)甲企业本年度实现铝销售100万吨。
(3)本年年初甲企业共有房产原值4000万元,1月1日起甲企业将原值200万元、占地面积400平方米的一栋仓库出租给本市乙企业(乙企业性质属于广告业,乙企业本年实现营业收入1000万元)存放货物,租赁合同约定租期1年,每月租金收入1.5万元。
(4)8月10日甲企业对委托施工单位建设的加工车间办理验收手续,由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原值500万元。
已知:甲企业所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4元/平方米,资源税适用税额标准为每吨2元,房产税计算余值的扣除比例为20%。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甲、乙企业纳税的说法,正确的有()。
A:甲企业内部绿化占地不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 B:甲企业幼儿园占地不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 C:乙企业本年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为170万元 D:乙企业签署租赁合同应缴纳印花税
2003年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企业共计 1.65万家,比 1999年翻了一番。 各类企业在数量上保持了增
长态势,其中国有企业数量比 1999年增长11%,合资企业数量增长 23%,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数量增长了
1.5倍,集体企业数量增长了 1.2倍,私营企业数量增长了 30倍。
外商独资企业除了数量跃居首位,其产品出口额也以接近 50%的速度增长,并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额的主要提供者。 2003年,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出口金额达到 683亿美元,是 1996年出口额的 16倍,年
均增长49%,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 62%;中外合资与港澳台合资企业 2003年出口金额为 236亿美元,年
均增加28%,占总额21%;国有企业出口额从 1996年的37亿美元增至 2003年的11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 17%,
但2003年仅占总份额的 10%。 私营企业出口 25亿美元,是1996年9万美元的近 3万倍,年均增长率高达 331%。
1996年,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与港澳台合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中所占比重
都在30%左右,目前,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在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方面已居主导地位。
1996至2003年间,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企业数量增长最快的是( )。
A:国有企业 B:私营企业 C:合资企业 D:集体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