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产妇,24岁。第一产程出现不协调行宫缩过强,产妇焦躁不安,不停呻吟,拒绝抚触其腹部,助产士小张考虑为先兆子宫破裂。
先兆子宫破裂的产妇,不可能的护理问题是
A:疼痛与不协调性宫缩过强有关 B:有胎儿受损的危险与宫缩过强血供下降有关 C:感染与胎儿附属物进入腹腔有关 D:焦虑与担心难产有关 E:潜在并发症:子宫破裂
患者,女性,32岁。月经不规律1年,闭经9个月,发现溢乳5个月余,头痛1个多月。曾经按"子宫发育不全"治疗无效,妇科检查子宫及附件未见异常。体检:体型肥胖,神清,眼底视乳头未见异常。CT示鞍区内有-2.1cmx1.4cm低密度区,增强扫描有轻度强化,鞍区膨隆,诊断为催乳素腺瘤。拟行鞍区肿瘤切除术。
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最危险的并发症是
A:颅内出血 B:废用性肌萎缩 C:癫痫发作 D:颅内感染 E:肺不张
某女性患者,46岁,因“突发左上腹疼痛伴头晕、冷汗6 h”来诊。无恶心、呕吐。3 d前行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卧床休息。查体:T 38.5 ℃,P 120次/min,R 28次/min,BP 110/70 mmHg;左下肺呼吸音消失;腹软,左上腹轻压痛;左下肢轻度水肿。ECG:出现SⅠQⅢTⅢ征。
患者出现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包括
A:卧床超过3 d B:腔镜手术 C:口服避孕药 D:雌激素替代治疗 E:静脉曲张 F:颅内出血
9岁的患者上颌左侧恒中切牙舌向错位。基骨量与牙体大小协调,其他关系的无不协调。出现这种情况最可能的病因是
A:右上颌乳中切牙的过早拔除 B:左上颌乳中切牙滞留 C:左上颌乳中切牙的过早拔除及拔牙间隙的丢失 D:左下颌恒中切牙过于唇向萌出 E:外伤
()主要解决行政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之间不协调问题。
A:主动协调 B:内向性协调 C:外向性协调 D:工作关系协调
某植物油加工厂生产采用的是油脂浸出工艺,以先进的化工萃取法提取大豆油脂,生产工具有机械设备、厂内运输车辆等,生产的植物油闪点大于60℃。植物油浸出车间为单层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为125m2,在同一时间的作业人员不超过10人。为了做好危险源辨识,厂安全主管甲给全厂职工进行了一次安全培训,讲述了危险源、事故隐患、事故致因理论等。甲指出,由于植物油及其加工原料有火灾、爆炸危险性,因此本厂存在大量的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甚至是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比如,植物油浸出过程中,植物油临时储罐的储油量很大,构成重大危险源;植物油浸出车间有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可能有误操作,因此植物油浸出车间就是重大事故隐患。甲进一步解释说,危险的程度可用危险度表示,危险度是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函数,也就是说,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严重性越大,生产系统的危险度就越大。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尽量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通过降低人的不安全行为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通过降低物的不安全状态降低事故发生的严重性。比如,减少植物油加工原料(大豆)储存区的原料储存量可以降低储存区的事故严重性。再比如,植物油的成品油储罐中储存的植物油越少,其事故发生的严重性越小,因此为了降低成品油储罐区的风险,应将大的储油罐改造为多个小储油罐,即当需要储存5000t植物油时,用10个500t储罐比用5个1000t储罐的风险小。
下列关于危险源与事故隐患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事故隐患一定是危险源 B:危险源一定是事故隐患 C:重大危险源一定是事故隐患 D:重大事故隐患一定是重大危险源
某植物油加工厂生产采用的是油脂浸出工艺,以先进的化工萃取法提取大豆油脂,生产工具有机械设备、厂内运输车辆等,生产的植物油闪点大于60℃。植物油浸出车间为单层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为125m2,在同一时间的作业人员不超过10人。为了做好危险源辨识,厂安全主管甲给全厂职工进行了一次安全培训,讲述了危险源、事故隐患、事故致因理论等。甲指出,由于植物油及其加工原料有火灾、爆炸危险性,因此本厂存在大量的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甚至是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比如,植物油浸出过程中,植物油临时储罐的储油量很大,构成重大危险源;植物油浸出车间有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可能有误操作,因此植物油浸出车间就是重大事故隐患。甲进一步解释说,危险的程度可用危险度表示,危险度是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函数,也就是说,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严重性越大,生产系统的危险度就越大。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尽量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通过降低人的不安全行为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通过降低物的不安全状态降低事故发生的严重性。比如,减少植物油加工原料(大豆)储存区的原料储存量可以降低储存区的事故严重性。再比如,植物油的成品油储罐中储存的植物油越少,其事故发生的严重性越小,因此为了降低成品油储罐区的风险,应将大的储油罐改造为多个小储油罐,即当需要储存5000t植物油时,用10个500t储罐比用5个1000t储罐的风险小。
在运用工作危害分析方法进行该项目风险评估时,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对危险进行评估。根据LEC法赋权标准(下表),该项作业可能性为相当可能发生,暴露频繁程度为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事故造成的后果为严重伤残。则该项工作危险程度为( )。 
A:极度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B: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整改 C: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D:比较危险,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