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由于气候原因,大豆减产,实际产量Q
小于均衡产量Q
,于是价格由P
上升到P
。由于商品价格较高,次年,生产者把产量增加到Q
,大于均衡产量Q
,价格又下跌到P
,低于均衡价格P
。价格降低后,农民又减少了种植面积,产量减至Q
,小于均衡产量Q
,价格上升为P
,高于均衡价格P
。由于价格的提高,产量又增至Q
,高于均衡产量Q
,价格又下降为P
,低于均衡价格P
。如此循环下去,得出下面图形: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多选]在实际运用中,关于该模型E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实际产量和实际价格的波动幅度越来越小,最后回复到E点 B:E所代表的均衡状态是稳定的 C:实际产量和价格波动幅度将越来越大,偏离均衡点E越来越远 D:E点所代表的均衡状态是不稳定的
甲公司生产的A产品2013年计划成本和12月份实际发生的材料消耗量及材料单位如下表所示:
本月生产B产品400件,使用材料2500千克,材料单价为0.55元/千克;直接材料的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3元,每件产品耗用6千克直接材料,每千克的标准价格为0.5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1)~(4)题。(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元表示)
根据上述资料,下列有关A产品计算中,正确的是( )。
A:直接材料的计划成本是1500元 B:直接材料的实际成本是1470元 C: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是-30元 D: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是30元
甲公司生产的A产品2013年计划成本和12月份实际发生的材料消耗量及材料单位如下表所示:
本月生产B产品400件,使用材料2500千克,材料单价为0.55元/千克;直接材料的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3元,每件产品耗用6千克直接材料,每千克的标准价格为0.5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1)~(4)题。(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元表示)
根据上述资料,关于A产品,材料消耗量变动对成本的影响是( )元。
A:75 B:65 C:55 D:50
甲公司生产的A产品2013年计划成本和12月份实际发生的材料消耗量及材料单位如下表所示:
本月生产B产品400件,使用材料2500千克,材料单价为0.55元/千克;直接材料的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3元,每件产品耗用6千克直接材料,每千克的标准价格为0.5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1)~(4)题。(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元表示)
根据上述资料,关于A产品,材料价格变动对成本的影响是( )元。
A:-75 B:-105 C:105 D:75
M公司用甲材料生产X产品,甲材料标准价格是100元/千克,用量标准为5千克/件,公司所生产的A产品标准工资率为20元/小时,工时标准为1小时/件。假定本月投资A产品10000件,耗用甲材料60000千克,其实际价格为110元/千克;实际支付直接工人工资14万元。同时,M公司按经济用途对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进行了严格的区分和管理,从而有效提升了公司的盈利水平。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已知数据,M公司可采用( )对成本费用进行定量控制。
A:标准成本控制法 B:责任成本控制法 C:作业成本法 D:目标成本控制法
M公司用甲材料生产X产品,甲材料标准价格是100元/千克,用量标准为5千克/件,公司所生产的A产品标准工资率为20元/小时,工时标准为1小时/件。假定本月投资A产品10000件,耗用甲材料60000千克,其实际价格为110元/千克;实际支付直接工人工资14万元。同时,M公司按经济用途对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进行了严格的区分和管理,从而有效提升了公司的盈利水平。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M公司生产A产品所耗用甲材料的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是( )万元。
A:100 B:120 C:150 D:160
M公司用甲材料生产X产品,甲材料标准价格是100元/千克,用量标准为5千克/件,公司所生产的A产品标准工资率为20元/小时,工时标准为1小时/件。假定本月投资A产品10000件,耗用甲材料60000千克,其实际价格为110元/千克;实际支付直接工人工资14万元。同时,M公司按经济用途对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进行了严格的区分和管理,从而有效提升了公司的盈利水平。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如果M公司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费用控制,将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的形式是( )。
A:间接追溯 B:直接追溯 C:动因追溯 D:责任追溯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等于()。
A:(材料实际耗用量-标准耗用量)×实际价格 B:(材料实际耗用量-标准耗用量)×标准价格 C:实际耗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D:标准耗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下列反映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实际成本-实际耗用量×标准价格 B:实际成本-标准耗用量×标准价格 C:实际产量×(实际单位成本-标准单位成本) D:预算产量×(实际单位成本-标准单位成本)
价格差异=(实际价格一标准价格)×()。
A:实际数量 B:标准价格 C:标准数量 D:实际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