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35岁。于10月8日入院。5天前出现寒战,高热,大汗热退,退热后一般情况尚可,发作间隔无明显规律,服用氯喹及伯氨喹数天后感腰痛,排酱油样尿,并出现尿量减少,查体:巩膜轻黄染,脾肋下2cm,血常规:WBC8x10
/L,HB53g/L,N68%。
服用伯氨喹的目的是
A:杀灭休眠子,防止复发 B:杀灭裂殖体,控制临床症状 C:杀灭人体内配子体,防止疟疾传播 D:杀灭速发型子孢子,病因预防 E:杀灭蚊体内配子体,防止疟疾传播
碘仿为( )。
A:易氧化的药品 B:不能受潮的药品 C:易引湿的药品 D:易风化的药品 E:易挥发的药品
某男性患者,36岁,因左下颌第一磨牙拔除后创口持续疼痛而就诊。患者4天前曾行左下颌第一磨牙残冠拔除术,术中断根,拔牙时间较长。拔牙后创口疼痛明显,术后1天稍有好转,术后2~3天疼痛加剧,并向颌下区和耳颞部放射,拔牙后一直口服抗生素和镇痛药,症状无法控制。临床检查:拔牙窝内空虚,创面成灰白色,触痛明显,棉签擦拭后有恶臭。
若选择在拔牙窝内填塞碘仿纱条,正确的操作是
A:每天更换碘仿纱条,持续1周 B:每天更换碘仿纱条,持续2周 C:不更换碘仿纱条,1周后去除 D:不更换碘仿纱条,10天后去除 E:不更换碘仿纱条,2周后去除
某男性患者,36岁,因左下颌第一磨牙拔除后创口持续疼痛而就诊。患者4天前曾行左下颌第一磨牙残冠拔除术,术中断根,拔牙时间较长。拔牙后创口疼痛明显,术后1天稍有好转,术后2~3天疼痛加剧,并向下颌下区和耳颞部放射,拔牙后一直口服抗生素和镇痛药,症状无法控制。临床检查:拔牙窝内空虚,创面成灰白色,触痛明显,棉签擦拭后有恶臭。
若选择在拔牙窝内填塞碘仿纱条,正确的操作是
A:每天更换碘仿纱条,持续1周 B:每天更换碘仿纱条,持续2周 C:不更换碘仿纱条,1周后去除 D:不更换碘仿纱条,10天后去除 E:不更换碘仿纱条,2周后去除
碘仿为()。
A:易氧化的药品 B:易水解的药品 C:易吸湿的药品 D:易风化的药品 E:易挥发的药品
磷酸伯氨喹
A:甲硝唑 B:枸橼酸乙胺嗪 C:枸橼酸哌嗪 D:奎宁 E:吡喹酮
磷酸伯氨喹()
A:甲硝唑 B:枸橼酸乙胺嗪 C:枸橼酸哌嗪 D:奎宁 E:吡喹酮
吡喹酮()
A:甲硝唑 B:枸橼酸乙胺嗪 C:枸橼酸哌嗪 D:奎宁 E:吡喹酮
碘仿为( )。
A:易氧化的药品 B:不能受潮的药品 C:易引湿的药品 D:易风化的药品 E:易挥发的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