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29岁,船民,不规则发热1周,持续高热5天,伴腹痛,腹泻每日2~4次,黏液便,于7月中旬住院。体检:体温39.8℃,神志清,反应稍迟钝,心率88次/min。肝脾肋下均可扪及2 cm,质软。化验:WBC 3.3x10 9/L,N 0.59(59%),L 0.38(38%),M0.03(3%),大便光镜检WBC 2~4/HP,拟诊伤寒。

治疗后第3天体温开始下降,一般情况好转,食欲增进,此时最恰当的一般治疗是

A:禁食加静脉补液 B:鼓励进食 C:高蛋白饮食 D:高热量易消化少渣饮食 E:高脂饮食

男性,24岁,8月15日发病。发热1周,热型初不规则。前日发作后,自服退热药,但今日又寒战,高热,热退时出汗多。一般情况尚佳,胃纳如常。体检:肝肋下0.5cm,脾肋下1.5cm,质软,余无特殊。外周血象:白细胞数4.6x10/L,中性粒细胞0.74。血找疟原虫1次阴性。血培养阴性。肥达反应:0<1:40,H1:320,A1:160,B1:160,粪,尿检查无特殊。既往病史中,近3年内患过疟疾与伤寒。

治疗过程中出现寒战,高热,腰痛及酱油样尿,诊断为黑尿热,临床治疗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氯喹和伯胺喹啉 B:输液 C:氢化可的松静滴 D:用碳酸氢钠 E:贫血严重时可输同型血

患者,女性,主诉三天前有扁桃体炎病史,查体:患者寒战,高热,体温39℃,脉搏102次/分,患肢疼痛,持续进行性加重,活动受限,局部皮肤增高,发红,肿胀,干骺端有局限性深压痛,X线平片见骨膜掀起,骨膜下有新生骨形成,骨质硬化,骨髓腔不规则,有大小不等的死骨影,边缘不规则,周围有空隙,CT检查示:脓腔与小片死骨。

手术治疗的依据是

A:寒战,高热 B:体温39℃ C:局部皮肤 D:X线平片见死骨影,周围有空虚 E:患肢持续进行性加重的疼痛

患者,女性,20岁。因"突起高热3天"从发热门诊收入院。查体:体温39.7℃,脉搏120次/分,律不齐,对光反应迟钝,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颈强直(+)。初步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

高热引起惊厥,抽搐时的处理为

A:降温,以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同时可降低室温 B:以脱水为主,必要时可合并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速尿等 C:使用镇静剂,首选地西泮 D:以吸痰,给氧为主,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插管 E:及时处理高热,抽搐,呼吸衰竭

病人女性,20岁,因"突起高热3天"从发热门诊收入院。查体:体温39.7℃,脉搏120次/分,律不齐,对光反应迟钝,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颈强直(+)。初步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

高热引起惊厥,抽搐时的处理为

A:降温,以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同时可减低室温 B:以脱水为主,必要时可合并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速尿等 C:使用镇静剂,首选地西泮 D:以吸痰,给氧为主,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插管 E:及时处理高热,抽搐,呼吸衰竭

某女性患者,主诉三天前有扁桃体炎病史,查体:患者寒战,高热,体温39℃,脉搏102次/分,患肢疼痛,持续进行性加重,活动受限,局部皮肤增高,发红,肿胀,干骺端有局限性深压痛,X线平片见骨膜掀起,骨膜下有新生骨形成,骨质硬化,骨髓腔不规则,有大小不等的死骨影,边缘不规则,周围有空隙,CT检查示:脓腔与小片死骨。

手术治疗的依据是

A:寒战、高热 B:体温39℃ C:局部皮肤 D:X线平片见死骨影,周围有空虚 E:患肢持续进行性加重的疼痛

某男性患者,25岁,8月15日发病。发热1周,热型不规则。前日发作后,自服退热药,但今日又寒战、高热,热退时出汗多。一般情况尚佳,胃纳如常。体检:肝肋下0.5cm,脾肋下1.5cm,质软,余无特殊。外周血象:白细胞数4.6×10/L,中性粒细胞0.74。血找疟原虫1次阴性。血培养阴性。肥达反应:0<1:40,H 1:320,A 1:160,B 1:160,粪、尿检查无特殊。既往病史中,近3年内患过疟疾与伤寒

治疗过程中出现寒战、高热、腰痛及酱油样尿,诊断为黑尿热,临床治疗中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氯喹和伯胺喹啉 B:输液 C:氢化可的松静滴 D:用碳酸氢钠 E:贫血严重时可输同型血

经治疗病人无好转,高热,频繁呕吐,咖啡色液体,渐呼吸不规则,继之呼吸停止,心跳变慢并停止,死因主要

A:中枢性高热 B: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 C:中枢性呼吸衰竭 D:周围性呼吸衰竭 E:合并心脏病死亡

经治疗病人无好转,高热,频繁呕吐,咖啡色液体,渐呼吸不规则,继之呼吸停止,心跳变慢并停止,死因主要

A:中枢性高热 B: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 C:中枢性呼吸衰竭 D:周围性呼吸衰竭 E:合并心脏病死亡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