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平素体键,半月前因手工制作时出现左手食指外伤,伤口愈合后出现外伤部位一肿块,呈棕红色,且逐渐增大,触压有疼痛感,质软,破溃后出血明显。
如要确诊,最好依据哪项检查
A:肿块B超 B:皮损组织病理 C:血常规 D:真菌检查 E:全胸片
女性,20岁。一年前起腋窝,腹股沟,外阴等部位出现薄壁的水疱。现检查口腔黏膜,腋窝,腹股沟,外阴及四肢等部位仍有可见水疱,部分破溃后在糜烂面上逐渐出现乳头状的肉芽增殖,尼氏征阳性。
该病的病程与预后具有的特点是
A:病程急性,预后较好 B:病程急性,预后较差 C:病程慢性,预后较差 D:病程亚急性,预后较差 E:病程慢性,预后较好
男性病人,65岁。有慢性便秘多年。近半年来发现,站立时阴囊部位出现肿块,呈梨形;平卧时可还纳。体检发现外环扩大,压迫内环嘱病人咳嗽指尖有冲击感,平卧回纳肿块后,手指压迫内环处,站立咳嗽,肿块不再出现。
术后当天病人宜采用的体位是
A:半卧位 B:端坐位 C:斜坡卧位 D:头低脚高位 E:平卧位
患者,男性,65岁,有慢性便秘多年。近半年来发现站立时阴囊部位出现肿块,呈梨形,平卧时可还纳。体检发现外环扩大,嘱病人咳嗽时指尖有冲击感,平卧回纳肿块后,手指压迫内环处,站立咳嗽,肿块不再出现,诊为腹外疝,拟行疝成形术。
术后当天病人宜采用的体位是
A:半卧位 B:端坐位 C:斜坡卧位 D:头低脚高位 E:平卧位,膝,髋关节微曲
某男性患者,64岁,左肺癌术后1年余,已行化疗和放疗近1年,出现多部位骨痛,拟行全身骨显像。
骨显像提示右侧肩胛骨区可见放射性浓聚灶,为了进一步确定病变部位,宜作下列哪种体位的检查
A:右臂抬高胸部后位像 B:右胸部前斜位像 C:左胸部前斜位像 D:左臂抬高胸部后位像 E:下胸椎和腰椎后斜位像 F:TOD位像
某男性患者,64岁,左肺癌术后1年余,已行化疗和放疗近1年,出现多部位骨痛,拟行全身骨显像。
骨显像提示左侧胸廓外缘可见放射性浓聚灶,为了进一步确定病变部位,宜作下列哪种体位的检查
A:右臂抬高胸部后位像 B:右胸部前斜位像 C:左胸部前斜位像 D:左臂抬高胸部后位像 E:下胸椎和腰椎后斜位像 F:TOD位像
某女性患者,24岁,右颈肿块,无疼痛,局部皮肤无红、肿、痛、热表现。
如肿块位于颈动脉部位,则同时可有以下体征
A:肿块质硬 B:加压肿块体积缩小 C:肿块有膨胀性搏动 D:肿块有明显触痛 E:同时伴有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某女性患者,26岁。2年前因左乳外上象限肿物,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为浸润性小叶癌,2.0 cm×1.5 cm×1.5 cm,伴脉管瘤栓,ER(-),PR(-),HER-2(+),腋淋巴结转移19/21。术后行紫杉醇(泰素)化学治疗6个周期,未行其他治疗。一直定期随访,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现随访,查体:左侧锁骨上区多发结节,最大者1 cm×2 cm,质硬,活动,无触痛。B型超声和CT:左侧锁骨上区多发肿大淋巴结,肿瘤转移可能性大。全面检查未见其他部位肿瘤转移。
放射治疗的部位为
A:化学治疗前左侧锁骨上区转移肿瘤部位,外放2~3 cm B:左侧锁骨上腋顶 C:左侧胸壁+锁骨上腋顶 D:左侧胸壁+锁骨上腋顶+全腋窝 E:左侧胸壁+锁骨上腋顶+全腋窝+内乳
某男性患者,66岁,有慢性便秘多年。近半年来发现,站立时阴囊部位出现肿块,呈梨形;平卧时可还纳。体检发现外环扩大,嘱病人咳嗽指尖有冲击感,平卧回纳肿块后,手指压迫内环处,站立咳嗽,肿块不再出现,拟诊腹外疝,准备手术治疗。
术后预防血肿的措施是
A:仰卧位 B:保持敷料清洁、干燥 C:托起阴囊、伤口沙袋压迫 D:应用抗生素 E:不可过早下床活动
某男性患者。平素体健,半个月前因手工制作时出现左手食指外伤,伤口愈合后出现外伤部位一肿块,呈棕红色,且逐渐增大,触压有疼痛感,质软,破溃后出血明显。
如要确诊,最好依据
A:肿块B超 B:皮损组织病理 C:血常规 D:真菌检查 E:全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