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源自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能用于胃癌辅助诊断的肿瘤标志物不多,主要有CA72-4,PGI1及PGI1/PGI2比值,GPDA(甘氨酰脯氨酰二肽氨基肽酶)等。

萎缩性胃炎,胃癌患者PGI1及PGI1/PGI2比值均明显降低,提示其可用于

A:胃癌的确诊 B:胃癌的治疗监测 C:胃癌的复发指标 D:胃癌癌前病变的早期预警 E:仅用于胃癌的辅助诊断或疗效观察

CEA是一种重要的非器官特异性肿瘤相关抗原,主要用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如结肠直肠癌,胰腺癌,胆管癌,肝癌,胃癌等的诊断。当肿瘤发生肝转移时,CEA升高尤为明显。

CEA浓度与癌症的组织类型有关,最敏感的肿瘤是

A:腺癌 B:鳞癌 C:低分化癌 D:上皮组织肿瘤 E:间叶组织肿瘤

患者男性,56岁。过去有嗜酒及慢性肝炎史,近2个月食欲不振,低热,消瘦,乏力,右上腹胀痛并扪到肿块。体格检查:肝肋下3cm,质硬,无腹水。B超检查发现患者肝右叶中央单个10cmx12cm占位,AFP升高,肝肾功能正常。诊断为原发性肝癌。

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关系最大的是

A:胆道感染 B:肝炎后肝硬化 C:血吸虫性肝硬化 D:酒精中毒性肝硬化 E:肝良性肿瘤

患者男性,56岁。过去有嗜酒及慢性肝炎史,近2个月食欲不振,低热,消瘦,乏力,右上腹胀痛并扪到肿块。体格检查:肝肋下3cm,质硬,无腹水。B超检查发现患者肝右叶中央单个10cmx12cm占位,AFP升高,肝肾功能正常。诊断为原发性肝癌。

患者2小时前突然全腹痛,出冷汗。检查发现患者有腹胀,右上腹轻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可能的诊断为

A:肝硬化,腹水继发感染 B:应激性溃疡穿孔合并出血 C:肝癌破裂 D: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E:细菌性肝脓肿

(急性结膜炎的药物治疗)

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处方药是

A:碘苷滴眼剂 B:羟苄唑滴眼剂 C:两性霉素B滴眼剂 D:多粘菌素B滴眼剂 E:左氧氟沙星滴眼剂

(急性结膜炎的药物治疗)

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性结膜炎的处方药是

A:碘苷滴眼剂 B:羟苄唑滴眼剂 C:两性霉素B滴眼剂 D:多粘菌素B滴眼剂 E:左氧氟沙星滴眼剂

(急性结膜炎的药物治疗)

治疗由急性卡他性结膜炎转成的慢性结膜炎的处方药是

A:碘苷滴眼剂 B:羟苄唑滴眼剂 C:两性霉素B滴眼剂 D:多粘菌素B滴眼剂 E:左氧氟沙星滴眼剂

某男性患者,46岁,帆船运动员,因“面部白色瘢痕样皮损7个月”来诊。幼年曾患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吸烟指数30,有长期饮酒史。病理:硬皮病样基底细胞癌。

其皮肤癌的诱因应首先考虑

A:长期运动 B:肝炎病毒 C:烟草 D:饮酒 E:紫外线

某患者男性,近半年来食欲进行性减退,恶心、乏力,肝区疼痛,肝大,触诊肝脏质地较硬,且有坚硬局部隆起。既往患慢性肝炎,肝功能长期异常。临床考虑有肝癌的可能

若血清该肿瘤标志物中度,亦常见一过性增高的良性疾病是

A:急慢性胃肠炎 B:急慢性肝炎 C:急慢性呼吸道感染 D:急慢性泌尿系感染 E:白血病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某化合物与人类膀胱癌的发生具有高度相关性,但用大鼠和家兔进行长期动物致癌试验,结果为阴性。

为进一步确认该化合物的致癌性,最好的方案是

A:哺乳动物细胞正向突变试验 B:其他哺乳动物的长期致癌试验 C:恶性转化试验 D:构效关系分析 E: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