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2012年3月20日购买一批材料,价款100000元,尚未付款。会计人员在登记账簿时,发生了以下错误: (1)在记账凭证中,会计人员误将"原材料"科目写成"库存商品"科目。 (2)在记账凭证中,会计人员误将金额写为1000000元。 (3)在记账凭证中,会计人员误将金额写为10000元。 (4)记账凭证没有错误,会计人员在登记入账时误记为10000元。 要求: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错误(1)应采取的更正步骤为( )。
A:用红字金额填写一张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入账: 借:库存商品100000 贷:应付账款100000 B:用红字金额填写一张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入账: 借:原材料100000 贷:应付账款100000 C:用蓝字金额填写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入账: 借:原材料100000 贷:应付账款100000 D:用蓝字金额填写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入账: 借:库存商品100000 贷:应付账款100000
甲上市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公司的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商品售价不含增值税,商品销售成本随销售同时结转。2013年11月1日,公司"原材料"账户的账面余额为10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一原材料"账户贷方余额为10万元。2013年11月发生的有关采购与销售业务如下: (1)11月1日,从A公司采购材料一批,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2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34万元。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 (2)11月6日,向B公司销售商品一批,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2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34万元,该批商品实际成本为160万元,款项尚未收到。 (3)甲公司向C公司销售商品一批,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售价为1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7万元;甲公司收到C公司开出的不带息银行承兑汇票一张,票面金额为117万元,期限为2个月;该批商品已经发出,甲公司以银行存款代垫运杂费1万元,该批商品成本为80万元。 (4)销售给B公司的部分商品由于存在质量问题,11月20日B公司要求退回11月6日所购商品的50%,经过协商,甲上市公司同意了B公司的退货要求,并按规定向B公司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红字),该批退回的商品已验收入库。 (5)销售给C公司的商品由于存在质量问题,C公司要求在价格上给予5%的折让,甲公司同意并办妥手续,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 (6)11月份,发出原材料220万元,11月30日,经过减值测试,公司的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6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1)-(5)小题。(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下列各项中,关于材料采购业务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
A:一般纳税人购入材料支付的增值税应计入采购成本 B:小规模纳税人购入材料支付的增值税应计入采购成本 C:资料(1)的分录是: 借:原材料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 贷:应付账款 234 D:资料(1)的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 234 贷:应付账款 234
甲上市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公司的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商品售价不含增值税,商品销售成本随销售同时结转。2013年11月1日,公司"原材料"账户的账面余额为10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一原材料"账户贷方余额为10万元。2013年11月发生的有关采购与销售业务如下: (1)11月1日,从A公司采购材料一批,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2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34万元。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 (2)11月6日,向B公司销售商品一批,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2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34万元,该批商品实际成本为160万元,款项尚未收到。 (3)甲公司向C公司销售商品一批,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售价为1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7万元;甲公司收到C公司开出的不带息银行承兑汇票一张,票面金额为117万元,期限为2个月;该批商品已经发出,甲公司以银行存款代垫运杂费1万元,该批商品成本为80万元。 (4)销售给B公司的部分商品由于存在质量问题,11月20日B公司要求退回11月6日所购商品的50%,经过协商,甲上市公司同意了B公司的退货要求,并按规定向B公司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红字),该批退回的商品已验收入库。 (5)销售给C公司的商品由于存在质量问题,C公司要求在价格上给予5%的折让,甲公司同意并办妥手续,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 (6)11月份,发出原材料220万元,11月30日,经过减值测试,公司的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6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1)-(5)小题。(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关于销售商品收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企业已确认销售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折让,且不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应在发生时冲减当期的销售收入 B:现金折扣和销售折让,均应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C:企业销售商品涉及商业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D:对于未确认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的销售退回,会计分录为:借记"库存商品"科目,贷记"发出商品"科目
甲公司为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增值税税率17%,2013年12月初应收账款余额为40000元,坏账准备账户余额为4000元,期末按应收账款余额的10%计提坏账准备。2013年12月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当月销售给A公司一批X商品成本10000元,不含税售价15000元,未收到价款,已将提货单交给A公司。 (2)2013年12月8日预收B公司58000元Y商品货款,当月发出Y商品成本20000元,不含税售价25000元。 (3)2013年12月11日,向C公司销售Z商品一批,不含税售价20000元,经双方协调给予10%的商业折扣,实际成本为16000元。已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商品已交付给C公司。为了及早收回货款,甲公司在合同中规定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计算现金折扣不考虑增值税,至2012年末,C公司尚未付款。 (4)年末甲公司得知A公司发生财务困难,可能无法按时归还当月所欠货款,甲公司对应收A公司货款按40%计提坏账准备,其他债务人财务状况正常。当月未发生坏账损失。 (5)甲公司按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生产用材料的发出成本,该种A材料是直接用于对外销售的,且未签订销售合同。2013年12月1日结存A材料100千克,期末库存除A材料外无其他存货,A材料每千克实际成本100元。当月库存A材料收发情况如下: 12月3日,购入A材料50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105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12月5日,发出A材料80千克。 12月7日,购入A材料80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11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12月10日,发出A材料30千克。 (6)2013年12月31日库存A材料的市场价格为每千克100元,预计销售费用总额为2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第(1)~(5)题。(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根据业务(5),期末结存的A材料通过倒挤得出的成本为( )元。
A:12547.3 B:11502.7 C:12900 D:12000
甲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原材料和库存商品均按实际成本核算,商品售价不含增值税,其销售成本随销售同时结转。 (1)2011年12月31日部分资产负债表项目资料如下:(单位:万元)
(2)2012年1月甲公司发生如下交易事项: ①以商业承兑汇票支付方式购入材料一批,发票账单已经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30万元,增值税额为5.1万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②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8万元。 ③销售库存商品一批,该批商品售价为100万元,增值税为17万元,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实际成本为65万元,商品已发出。甲公司已于上年预收货款60万元,其余款项尚未结清。 ④计算并确认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3万元。(教育费附加略)⑤出售一项专利技术,该专利技术账面原价为40万元,已摊销7万元,处置价款为36万元,适用营业税税率为5%,价款已经收到并存入银行。 (3)甲公司2012年2月末结账前,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如下:
(4)甲公司2012年3月发生如下与现金流量相关的业务(不考虑税费): ①销售商品本月收到现金1000万元,以前月度销售商品本月收到的现金200万元,本月预收款项100万元,本月退回当月销售的商品支付现金80万元,以前年度销售本月退回商品支付的现金60万元。 ②本月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700万元,本月支付以前月度购买商品的未付款项80万元和本月预付款项70万元,本月发生的购货退回收到的现金40万元。 ③本月分配的生产经营人员的职工薪酬为200万元,"应付职工薪酬"月初余额和月末余额分别为20万元和10万元,假定应付职工薪酬本期减少数均为本月支付给生产经营人员的现金。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第(1)~(5)题。
根据资料(4),关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现金流量表述错误的是( )。
A: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现金流量属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B: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现金流量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C: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160万元 D: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300万元
某零部件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每件产品的不含税售价为1000元,每件产品的成本为800元:购进原材料均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购销货物适用增值税税率均为17%(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暂不考虑)。2012年8月,税务机关对该企业2011年度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有关账务资料如下: (1)销售给A企业产品10件,同时收取未逾期的包装物押金1000元,包装物租金2000元。 (2)企业购进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10000元,税款1700元。同时支付运费500元,取得运输部门开具的运费发票。 (3)企业在建工程部门领用产品5件(该项工程至2012年8月尚未完工),企业账务处理为: 借:在建工程 4000 贷:库存商品 4000 (4)企业以前月份购进的原材料被盗,已知该批原材料的成本为10000元。
企业原材料被盗,正确的会计处理为( )。
A:借:待处理财产损益11700;贷:原材料1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700 B:借:待处理财产损益10000;贷:原材料10000 C:借:营业外支出10000;贷:原材料10000 D:借:营业外支出11700;贷:原材料1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
某零部件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每件产品的不合税售价为1000元,每件产品的成本为800元;购进原材料均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购销货物适用增值税税率均为17%(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暂不考虑)。2012年8月,税务机关对该企业2011年度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有关账务资料如下:(1)销售给A企业产品10件,同时收取未逾期的包装物押金1000元,包装物租金2000元。(2)企业购进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10000元,税款1700元。同时支付运费500元,取得运输部门开具的运费发票。(3)企业在建工程部门领用产品5件(该项工程至2012年8月尚未完工),企业账务处理为: 借:在建工程 4000 贷:库存商品 4000 (4)企业以前月份购进的原材料被盗,已知该批原材料的成本为10000元。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企业原材料被盗,正确的会计处理为( )。
A: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11700 贷:原材料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700 B: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10000 贷:原材料 10000 C:借:营业外支出 10000 贷:原材料 10000 D:借:营业外支出 11700 贷:原材料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
2011年3月,日本发生里氏8级以上的地震,地震后核电站发生多起核爆炸。我国沿海居民为了防止核辐射,争相抢购食盐,以及含食盐较多的食品。食盐价格更是成倍上涨。某企业集团主要经营生活资料,经营的商品主要有羽绒服,电冰箱,钢材,空调,彩电,电脑,食盐,蔬菜,制冷剂,冷饮,电热扇等。该企业集团依据商品的供求形态来选择预测方法,并对企业经营的商品进行预测。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上述材料中,食盐被居民抢购一空,价格飞涨。结合上述企业集团的经营商品,需求处于稳定形态的有( )。
A:羽绒服 B:食盐 C:电热扇 D:电冰箱
2011年3月,日本发生里氏8级以上的地震,地震后核电站发生多起核爆炸。我国沿海居民为了防止核辐射,争相抢购食盐,以及含食盐较多的食品。食盐价格更是成倍上涨。某企业集团主要经营生活资料,经营的商品主要有羽绒服,电冰箱,钢材,空调,彩电,电脑,食盐,蔬菜,制冷剂,冷饮,电热扇等。该企业集团依据商品的供求形态来选择预测方法,并对企业经营的商品进行预测。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对于需求处于稳定形态的电脑,蔬菜,牙膏等商品,最适宜的预测方法是( )。
A:。专家小组意见法 B:算术平均数法 C:德尔菲法 D:季节指数分析法
关于货币本质的观点,马克思从货币的起源揭示了货币的本质,认为货币无非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能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以下( )是关于货币与商品之间关系的正确结论。
A:货币不是商品 B:货币是特殊商品 C: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 D:货币就是贵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