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20岁,反复出现左眼黑蒙,视物不清,之后约40min出现右额颞部剧痛,伴呕吐、面色苍白,持续约5h进入睡眠状态,次日恢复正常。经7d治疗,患者出现严重恶心、呕吐;BP200/110mmHg。不宜应用的药物是()
A:甲氧氯普胺 B:小剂量奋乃静 C:氯丙嗪 D:地西泮 E:麦角生物碱
患者男,58岁,因“反复眩晕3d”来诊。3d前早晨起床时出现眩晕,持续约1min,不伴头痛、恶心、呕吐、构音障碍、面部或肢体麻木。之后在晾晒衣服时出现类似情况,在晚上躺下或早晨起床时又有类似发作。有高血压、心肌缺血病史;有吸烟史。对该患者必须进行的检查是()
A:Dix-Hallpike试验 B:脑电图 C:颅脑CT D:颈椎MRI E:前庭功能检查
患者男,58岁,因“反复眩晕3d”来诊。3d前早晨起床时出现眩晕,持续约1min,不伴头痛、恶心、呕吐、构音障碍、面部或肢体麻木。之后在晾晒衣服时出现类似情况,在晚上躺下或早晨起床时又有类似发作。有高血压、心肌缺血病史;有吸烟史。查体发现位置性眩晕和眼震。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A: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B:前庭神经元炎 C:颈性眩晕 D:良性位置性眩晕(BPPV) E:颈动脉窦综合征
患者男,58岁,因“反复眩晕3d”来诊。3d前早晨起床时出现眩晕,持续约1min,不伴头痛、恶心、呕吐、构音障碍、面部或肢体麻木。之后在晾晒衣服时出现类似情况,在晚上躺下或早晨起床时又有类似发作。有高血压、心肌缺血病史;有吸烟史。正确的治疗是()
A:抗组胺药 B:阿司匹林 C:改善循环 D:Epley颗粒复位 E:颈椎手术
患者女,70岁,因“爱忘事1年”来诊。经常因找不到东西而怀疑被家人拿走;社交礼仪良好,但有重复性行为,如反复问同一个问题。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确阳性体征。最可能的诊断是下列哪一个()
A:路易体痴呆 B:血管性痴呆 C:额颞叶痴呆 D:阿尔茨海默病 E:帕金森病
患者女,70岁,因“爱忘事1年”来诊。经常因找不到东西而怀疑被家人拿走;社交礼仪良好,但有重复性行为,如反复问同一个问题。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确阳性体征。此病特征性的病理改变是()
A:泛素阳性包涵体 B:少突胶质细胞包涵体 C:嗜银包涵体 D:路易小体 E:老年斑
患者女,70岁,因“爱忘事1年”来诊。经常因找不到东西而怀疑被家人拿走;社交礼仪良好,但有重复性行为,如反复问同一个问题。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确阳性体征。治疗药物可应用()
A:利培酮 B:维生素E C:丁螺环酮 D:多奈哌齐 E:多巴胺
患者女,35岁,因“渐进性走路不稳3年”来诊。无外伤及中毒病史。家族史:母亲58岁健在,父亲30岁时因车祸死亡,祖母72岁因走路不稳已不能独立行走10年。查体:智力好;吟诗样语言;慢眼动、突眼,水平眼震,眼轮匝肌及面表情肌可见束颤;指鼻、跟膝胫试验明显不稳,下肢腱反射活跃,未发现感觉障碍。临床诊断可能是()
A:痉挛性截瘫 B:遗传性感觉运动神经病 C: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2型或3型 D:弗里德赖希共济失调 E:线粒体脑肌病
患者女,35岁,因“渐进性走路不稳3年”来诊。无外伤及中毒病史。家族史:母亲58岁健在,父亲30岁时因车祸死亡,祖母72岁因走路不稳已不能独立行走10年。查体:智力好;吟诗样语言;慢眼动、突眼,水平眼震,眼轮匝肌及面表情肌可见束颤;指鼻、跟膝胫试验明显不稳,下肢腱反射活跃,未发现感觉障碍。有助于确定诊断的检查是()
A:血和尿有机酸代谢筛查 B:血生化检查 C:SCA1/2/3基因检测 D:线粒体基因筛查 E:肌肉活检
患者女,35岁,因“渐进性走路不稳3年”来诊。无外伤及中毒病史。家族史:母亲58岁健在,父亲30岁时因车祸死亡,祖母72岁因走路不稳已不能独立行走10年。查体:智力好;吟诗样语言;慢眼动、突眼,水平眼震,眼轮匝肌及面表情肌可见束颤;指鼻、跟膝胫试验明显不稳,下肢腱反射活跃,未发现感觉障碍。该家系的遗传方式是()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形遗传 C:性连锁显性遗传 D:性连锁隐性遗传 E:线粒体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