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56岁,因牙髓炎已行根管治疗术,现要求行全冠修复,检查:见无松动,牙根稍有暴露,设计龈上边缘,常规备牙取模

龈上边缘适用于

A:老年患者牙龈退缩明显者 B:前牙烤瓷冠 C:牙体缺损至龈下者 D:牙冠短小者 E:以上都不对

患者男性,56岁,因牙髓炎已行根管治疗术,现要求行全冠修复,检查:见无松动,牙根稍有暴露,设计龈上边缘,常规备牙取模

龈上边缘适用于

A:老年患者牙龈退缩明显者 B:前牙烤瓷冠 C:牙体缺损至龈下者 D:牙冠短小者 E:以上都不对

患者男性,56岁,因牙髓炎已行根管治疗术,现要求行全冠修复,检查:见无松动,牙根稍有暴露,设计龈上边缘,常规备牙取模

龈上边缘适用于

A:老年患者牙龈退缩明显者 B:前牙烤瓷冠 C:牙体缺损至龈下者 D:牙冠短小者 E:以上都不对

在探讨某疾病的危险因素的研究中,在150名患该疾病的研究对象中,90名有A因子的暴露史,在200名未患该病的研究对象中,也有45名有A因子的暴露史,检验差异有统计意义。

在该研究中,与无A因子暴露史的研究对象相比,暴露于A因子后发生该疾病的相对危险度的估计值为

A:1.5 B:5.2 C:2.3 D:3.0 E:以上都不对

患者,女,45岁。右上尖牙咀嚼痛1周,伴右侧眶下区肿痛3天。查体见右眶下肿胀明显,右上尖牙龋坏,髓腔暴露,叩痛(+++),前庭沟肿胀,并有波动感

如患者2天前来就诊,对该患者的处理应该是

A:开髓,拔髓,引流 B:穿刺 C:仅口服抗生素 D:局部热敷 E:拔除患牙

患者,女,45岁。右上尖牙咀嚼痛1周,伴右侧眶下区肿痛3天。查体见右眶下肿胀明显,右上尖牙龋坏,髓腔暴露,叩痛(+++),前庭沟肿胀,并有波动感

患者,男,62岁。有糖尿病史,左眶下间隙感染1周,肿胀,疼痛明显,分析疼痛的原因是

A:毒素刺激骨膜 B:肿胀压迫眶下神经 C:表情肌活动频繁 D:面部神经末梢丰富 E:面部血液运行丰富

患者,女,45岁。右上尖牙咀嚼痛1周,伴右侧眶下区肿痛3天。查体见右眶下肿胀明显,右上尖牙龋坏,髓腔暴露,叩痛(+++),前庭沟肿胀,并有波动感

患者,男,30岁,因左下智齿冠周炎,造成颞间隙,颞下颌间隙,翼颌间隙脓肿。切开引流的最佳方法为

A:与上颌结节外侧前庭沟切开 B:于下颌韧带稍内侧切开 C:于下颌角下方切开 D:于升支后缘切开 E:于颞部及下颌角下方切开并行贯通引流

患者,女,45岁。右上尖牙咀嚼痛1周,伴右侧眶下区肿痛3天。查体见右眶下肿胀明显,右上尖牙龋坏,髓腔暴露,叩痛(+++),前庭沟肿胀,并有波动感

患者,男,46岁。拔除左侧下颌第三磨牙后下颌骨反复疼痛,持续5年。曲面体层片显示左下颌第三磨牙缺失,左下颌骨磨牙区,左下颌支可见点状高低密度混杂影,骨质未见膨胀性改变,可能的诊断为

A: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B: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C:颌骨骨肉瘤 D:颌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E: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

为了探讨某疾病的危险因素,在某研究100对研究对象中,病例组中有75人暴露史,对照组25人有暴露史,

由该研究结果得到的结论是

A:病例组患该病的可能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B:对照组患该病的可能性明显大于病例组 C:有A因子暴露者患该病的可能性不大 D:有A因子暴露者患该病的可能性与非暴露者一样 E:有A因子暴露者患该病的可能性明显大于非暴露者

某男性患者,65岁,主诉"食物嵌塞五年",口腔检查发现:前牙深覆,双侧后牙牙尖低平,面几乎为平面,牙本质暴露,咬合紧密;邻接呈平面状接触,近远中径减小;牙龈退缩,牙根暴露。自述有长期夜磨牙习惯

影响患者的咀嚼效率降低的原因不包括

A:咬合面严重磨耗 B:牙本质暴露 C:牙周病 D:夜磨牙 E:食物嵌塞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