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源自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能用于胃癌辅助诊断的肿瘤标志物不多,主要有CA72-4,PGI1及PGI1/PGI2比值,GPDA(甘氨酰脯氨酰二肽氨基肽酶)等。

萎缩性胃炎,胃癌患者PGI1及PGI1/PGI2比值均明显降低,提示其可用于

A:胃癌的确诊 B:胃癌的治疗监测 C:胃癌的复发指标 D:胃癌癌前病变的早期预警 E:仅用于胃癌的辅助诊断或疗效观察

胃癌是源自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能用于胃癌辅助诊断的肿瘤标志物不多,主要有CA72-4,PGI1及PGI1/PGI2比值,GPDA(甘氨酰脯氨酰二肽氨基肽酶)等。

胃癌患者血清中GDPA升高,提示

A:胃癌复发 B:胃癌发生肝转移 C:胃癌早期 D:胃癌晚期 E:胃癌癌前病变

胃癌是源自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能用于胃癌辅助诊断的肿瘤标志物不多,主要有CA72-4,PGI1及PGI1/PGI2比值,GPDA(甘氨酰脯氨酰二肽氨基肽酶)等。

CA72-4水平与胃癌的分期有明显的相关性,其水平增高一般是在胃癌的

A:胃癌癌前病变 B:胃癌的I1~I2期 C:胃癌的I2~I3期 D:胃癌的I3~Ⅳ期 E:胃癌的Ⅳ~Ⅴ期

CEA是一种重要的非器官特异性肿瘤相关抗原,主要用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如结肠直肠癌,胰腺癌,胆管癌,肝癌,胃癌等的诊断。当肿瘤发生肝转移时,CEA升高尤为明显。

CEA是一种广谱肿瘤标志物,虽然不能作为诊断某种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指标,但在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评价等方面,仍有重要临床价值。关于CEA,叙述错误的是

A:放疗和化疗的疗效不一定与肿瘤体积成正比,只要CEA浓度能随治疗而下降,则说明有效;若经治疗其浓度不变,甚至上升,则需更换治疗方案 B:经手术或其他方法治疗的患者,通常在术后第6周1次;术后3年内,每月1次;3~5年每3个月1次;5~7年每6个月1次;7年后1年1次,进行CEA检测以监测其复发和转移 C:妊娠期CEA也可升高 D:正常血清或血浆中也可能存在交叉反应性抗原对CEA检测结果造成干扰 E:CEA是一种存在于胎儿消化道上皮细胞内的含硫酸性糖蛋白

女性,68岁,因上消化道出血就诊。上消化道造影见胃底部4cm圆形充盈缺损,中间可见"脐样"龛影。

最可能的诊断是

A:胃息肉癌变 B: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 C:胃癌 D:胃平滑肌肉瘤 E:胃淋巴瘤

患者,女性,30岁,近2天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查:T37.8℃,右下腹麦氏点处压痛。查血象:白细胞12.5x10/L,诊断为急性阑尾炎。问:

诊断依据最重要的是

A:右下腹麦氏点处压痛 B:恶心,呕吐 C:生命体征 D:上腹部疼痛 E:白细胞高

人体某些组织成像时,缺乏组织间影像的自然对比(如肝组织与胃肠道),人为地在体内给予某种物质来增加组织间影像的对比度,以扩大诊断范围和提高诊断准确性,这种方法称为人工对比法,所用的物质称为对比剂。

关于对比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硫酸钡是阴性对比剂 B:硫酸钡含酸味 C:硫酸钡应避光保存 D:无机碘不良反应少 E:二氧化碳是阴性对比剂

人体某些组织成像时,缺乏组织间影像的自然对比(如肝组织与胃肠道),人为地在体内给予某种物质来增加组织间影像的对比度,以扩大诊断范围和提高诊断准确性,这种方法称为人工对比法,所用的物质称为对比剂。

不是对比剂应具备的条件的是

A:无毒性,副作用少 B:使用方便 C:理化性能稳定 D:与人体组织对比强,显影清晰 E:易于在人体内存留

泌尿系统造影检查是诊断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其使用对比剂可增加组织间对比,有助于形成影像。肝功能严重受损不能进行尿路造影检查的原因除外。()

A:不能正常显影 B:损伤肝肾功能 C:机体免疫抗力低下 D:不能正常排泄对比剂 E:必然发生过敏反应

胃双重对比造影对早期胃癌最有诊断意义的征象是:()

A:不规则密度浅淡小钡池影 B:胃小沟粗细不整,深浅不一 C:胃小区增大和大小不一 D:胃小区、胃小沟破坏、消失 E:胃小区形态异常,边缘不整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