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3层砌体结构办公楼的平面如图4-8所示,刚性方案,采用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楼盖,纵,横承重墙厚均为240mm,M5混合砂浆砌筑。底层墙高为4.5m(墙底算至基础顶面);底层隔断墙厚为120mm,M2.5水泥砂浆砌筑,其墙高3.6m;其他层墙高均为3.6m。窗洞尺寸为1800mmx900mm,内墙门洞尺寸为1500mmx2100mm。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试确定第二层外纵墙A的高厚比验算式(β≤μ
μ
[β]),其左右端项,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0.0<19.7 B:15.0<19.7 C:13.2<24.0 D:15.0<24.0
某3层砌体结构办公楼的平面如图4-8所示,刚性方案,采用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楼盖,纵,横承重墙厚均为240mm,M5混合砂浆砌筑。底层墙高为4.5m(墙底算至基础顶面);底层隔断墙厚为120mm,M2.5水泥砂浆砌筑,其墙高3.6m;其他层墙高均为3.6m。窗洞尺寸为1800mmx900mm,内墙门洞尺寸为1500mmx2100mm。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试确定首层外纵墙B的高厚比验算式(β≤μ
μ
[β]),其左右端项,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6.0<19.7 B:18.8<19.7 C:13.2<24.0 D:18.8<24.0
某3层砌体结构办公楼的平面如图4-8所示,刚性方案,采用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楼盖,纵,横承重墙厚均为240mm,M5混合砂浆砌筑。底层墙高为4.5m(墙底算至基础顶面);底层隔断墙厚为120mm,M2.5水泥砂浆砌筑,其墙高3.6m;其他层墙高均为3.6m。窗洞尺寸为1800mmx900mm,内墙门洞尺寸为1500mmx2100mm。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对于首层纵墙,隔断墙的μ
μ
[β]值,下述何项是正确的?
A:当该楼层正在施工且砂浆尚未硬化,外纵墙的μ
μ
[β]=24 B:该楼层隔断墙的μ
μ
[β]=28.51 C:该楼层内纵墙B的μ
μ
[β]=22 D:上述A,B,C均不正确
某商店一住宅砌体结构房屋,上部三层为住宅,其平面,剖面如图4-11所示,底层钢筋混凝土柱截面为400mmx400mm,梁截面为500mmx240mm,采用C20混凝土及HPB300级钢筋;二至四层纵,横墙厚度为240mm,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二层采用M7.5混合砂浆,三,四层采用M5混合砂浆;底层约束普通砖抗震墙厚度370mm,MU10烧结普通砖,M10混合砂浆砌筑。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I2类。各楼层质点重力荷载代表值见图4-11所示,底层水平地震剪力增大系数取1.35。 
若第一层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
=39kN,第二层①⑤轴线横墙的侧向刚度均为4.8x10
N/mm,②③④轴线的侧向刚度均为5.5x10
N/mm,③轴线第二层1/2高度处的平均应力σ
=0.35MPa。试问,第二层③轴线墙体抗震承载力验算式(V<f
A/γ
),γ
=0.9,其左右端项,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确定f
。
A:65kN<318kN B:95kN<318kN C:65kN<347kN D:95kN<365kN
某商店一住宅砌体结构房屋,上部三层为住宅,其平面,剖面如图4-11所示,底层钢筋混凝土柱截面为400mmx400mm,梁截面为500mmx240mm,采用C20混凝土及HPB300级钢筋;二至四层纵,横墙厚度为240mm,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二层采用M7.5混合砂浆,三,四层采用M5混合砂浆;底层约束普通砖抗震墙厚度370mm,MU10烧结普通砖,M10混合砂浆砌筑。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I2类。各楼层质点重力荷载代表值见图4-11所示,底层水平地震剪力增大系数取1.35。 
假定底层一片砖抗震墙的侧向刚度为3.15x10
N/mm,一根框架柱的侧向刚度为6.0x10
N/mm,试问,底层一片砖抗震墙V
,一根框架柱V
的水平地震剪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组数值最为接近?
A:V
=120;V
=6.2 B:V
=120;V
=8.4 C:V
=95;V
=6.2 D:V
=95;V
=8.4
某18层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54m,7度设防烈度,抗震等级二级。底层一双肢剪力墙,如图4-23所示,墙厚均为200mm,采用C35混凝土。 
该底层墙肢1边缘构件的配筋形式如图4-24所示,其轴压比为0.45,箍筋采用HPB300级钢筋(f
=270N/mm
,箍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15mm。试问,其箍筋采用下列何项配置时,才能满足规范,规程的最低构造要求?
A:φ6@100 B:φ8@100 C:φ10@100 D:φ12@100
某钢筋混凝土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40.6m,地下1层,地上14层,首层为转换层,纵横向均有不落地剪力墙。地下室顶板(位于+_0.000m处)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首层层高为4.2m,混凝土C40(弹性模量E
=3.25x10
N/mm
),其余各层层高均为2.8m,混凝土C30(弹性模量E
=3.0x10
N/mm
)。
该结构首层剪力墙的厚度为300mm,试问,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设置高度和首层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采用HRB300级钢筋)取何值时,才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的最低要求?
A: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设至2层楼板顶(7.0m标高);首层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采用双排
10@200 B: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设至2层楼板顶(7.0m标高);首层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采用双排
12@200 C: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设至3层楼板顶(9.8m标高);首层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采用双排
10@200 D: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设至3层楼板顶(9.8m标高);首层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采用双排φ12@200
某七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防烈度7度(0.15g),各层计算高度均为3.0m,内外墙厚度均为240mm,轴线居中,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平面布置如图12-11(a)所示,其水平地震作用计算简图如图12-11(b)所示。各内纵墙上门洞均为:宽x高-1000mmx2100mm,外墙上窗洞均为:宽x高-1800mmx1500mm。 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作答。 
假定该房屋第四层横向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V
=1500kN,Q
墙段的层间等效侧向刚度为0.4Et(t为墙体厚度)。试问,第四层Q1墙段所承担的水平地震剪力设计值V
(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80 B:100 C:120 D:150
平流层底部的臭氧层中的臭氧浓度很低,其平均厚度仅为0.3cm。臭氧在大气中的分布不均匀,低纬度处较少,高纬度处较多。却几乎可全部吸收来自太阳的短波紫外线,使人类和生物免遭紫外线辐射的伤害。
我国签署加入的限制消耗臭氧层物质排放,保护臭氧层的国际议定书公约有
A:《人类环境宣言》 B:《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C:《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D:《巴塞尔公约》 E:《蒙特利尔条约》 F:《京都议定书》
某高层建筑采用的满堂布桩的钢筋混凝土桩筏基础及地基的土层分布,如图14-17(Z)所示:桩为摩擦桩,桩距为4d(d为桩的直径)。由上部荷载(不包括筏板自重)产生的筏板面处相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的平均压力值为600kPa;不计其它相邻荷载的影响。筏板基础宽度B=28.8m,长度A=51.2m;群桩外缘尺寸的宽度b0=28m,长度a0=50.4m.钢筋混凝土桩有效长度取36m,即假定桩端计算平面在筏板底面向下36m处
假如桩端持力层土层厚度h1=30米,在桩底平面实体深基础的支承面积内,对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的附加压力为750kPa;且在计算变形量时,取ψs=0.2。又已知,矩形面积土层上均布荷载作用下的角点的平均附加应力系数,依次分别为:在持力层顶面处α0=0.25;在持力层底面处,α1=0.237。试问,在通过桩筏基础平面中心点竖线上,该持力层土层的最终变形量(mm),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93 B:114 C:126 D: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