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5岁,患类风湿关节炎5年,加重3个月。主诉全身多个关节对称性肿痛,晨僵2小时,行走不便。体检:双手近端指关节肿大畸形,双踝,双膝关节肿胀,双膝有积水,下蹲困难。
类风湿关节炎最常侵犯的关节是
A:肘关节 B:四肢小关节 C:髋关节 D:肩关节 E:膝关节
女性,35岁,自觉晨起双手近端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发僵一年,6个月后出现关节肿痛及活动受限。给予消炎痛(吲哚美辛)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和金盐制剂治疗未见效,且病情恶化,出现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及不规律发热,近一个月来出现双腕,肘,膝关节肿痛和运动障碍,化验类风湿因子阳性,第一小时末zongR120mm,CRP升高。
患者经过正规内科治疗半年,全身状况明显好转,关节症状明显缓解,但右膝关节仍持续肿痛,不能负重行走,查关节滑膜肥厚,X线示关节端骨质疏松,关节面下囊性变,关节间隙正常,目前适宜的治疗是
A:停用慢作用抗炎药 B:加强右膝关节物理治疗及功能锻炼 C:继续原有治疗,定期随访 D:右膝关节置换术 E:右膝关节滑膜切除术
某女性患者,41岁,低热,肌肉酸痛,血沉增快,双手小关节肿痛,后出现颈部僵硬,活动受限。颈部CT显示:寰椎前后弓、侧块,枢椎齿状突、双侧枕骨髁边缘出现虫蚀样骨质破坏,寰枢关节面毛糙模糊,C1前弓后缘与齿状突前关节的距离>2mm,钩椎关节面亦模糊。颈部MRI显示寰枢关节及钩椎关节滑膜增厚。
类风湿关节炎初期主要病变在
A:关节软骨 B:骨组织 C:关节韧带 D:滑膜组织 E:邻近软组织
临床确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近日来主诉右侧膝关节肿胀、无力。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最常累及的关节是
A:远端指间关节 B:近端指间关节 C:腕关节 D:膝关节 E:肘关节
某女,64岁。间断双膝关节疼痛5年,伴活动时弹响,初始时上下楼明显,逐渐加重,现走平路也出现关节疼痛。近1年来出现双手指关节疼痛,间断发作。查体,双手远端指间关节骨性肥大,左膝关节肿胀,浮髌试验阳性,右膝可及骨擦感。实验室检查示ESR35mm/h。
该病不易累及的关节是
A:远端指间关节 B:近端指间关节 C:掌指关节 D:髋关节 E:膝关节 F:踝关节
滑膜关节具有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关节唇),并非每个关节所特有。
髋关节、肩关节及颞下颌关节分别具有以下辅助结构,除外
A:关节盘 B:关节唇 C:囊内韧带 D:囊外韧带 E:翼状襞
滑膜关节具有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关节唇),并非每个关节所特有。
有关膝关节辅助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
A:内侧半月板呈C形 B:外侧半月板较小,呈O形 C:前交叉韧带防止胫骨前移 D:内侧半月板与胫侧副韧带紧密相连 E:前、后交叉韧带属囊内韧带,均在关节腔内O
某女性患者,39岁,肘关节对称性疼痛伴压痛,鹰嘴突附近可触及一个直径1cm大小的结节,疑拟类风湿关节炎。
对类风湿关节炎最具诊断价值的检查是
A:RF+抗CCP抗体 B:HLA-B27 C:ANA+ENA D:CRP+ASO E:ESR+白细胞计数
女,55岁,干部,因右膝关节髌骨骨折,术后3个月,因关节疼痛伴有活动受限就诊。身高163cm,体重75kg。体格检查:右膝关节有手术瘢痕,内侧和外侧有压痛,大腿周径较左侧缩小,右膝肌力较左侧减弱,神膝活动和屈膝活动障碍,浮髌试验(-)。
在进行关节活动度检查时,以下哪一项错误
A:测试前不应做关节活动 B:应采取正确姿势,严格规范操作 C:应防止邻近关节的替代动作 D:主动、被动活动不一致时,应以被动活动度为准 E:测试不宜在关节活动训练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