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右上颌缺失,前部牙槽嵴欠丰满,组织倒凹明显,无接触点、食物嵌塞

义齿左后方固位体宜采用

A:三臂卡环(卡臂尖向近中)加近中支托 B:圈形卡环 C:延伸卡环 D:联合卡环 E:隙卡

缺失,患者要求做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设计为上放置间隙卡环

选择人工牙的根据是

A:选择与大小、形态相似的人工牙 B:选择与大小合适的人工牙 C:选择与形态相似的人工牙 D:选择与形态,颜色相似的人工牙 E:参考同名牙和邻牙选择大小,形态和颜色相似的人工牙

缺失,患者要求做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设计为上放置间隙卡环

若原天然牙扭转15°,缺失后间隙稍小,为恢复美观最佳的排牙方法应是

A:颈部排向唇侧,切缘排向腭侧 B:磨窄人工牙近远中后再排列 C:按照天然牙的扭转角度和方向排列 D:小,可排成侧切牙 E:把切缘排向唇侧,颈部排向腭侧

缺失,患者要求做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设计为上放置间隙卡环

牙槽嵴丰满,义齿修复可不做唇基托,但模型应做处理,正确的处理方式为

A:在牙槽嵴的唇侧刮除石膏1mm B:在牙槽嵴的唇侧刮除石膏0.5mm C:在牙槽嵴顶刮除石膏0.5mm D:在牙槽嵴的唇侧刮除石膏0.2mm E:在牙槽嵴顶刮除石膏0.2mm

缺失,患者要求做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设计为上放置间隙卡环

制作蜡型时,基托的伸展范围是

A:尖牙的远中 B:第一前磨牙的近中 C:第一前磨牙的远中 D:第二前磨牙的远中 E:尖牙的近中

缺失,患者要求做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设计为上放置间隙卡环

蜡型制作时,要求基托蜡型与口内天然牙接触的舌侧边缘是

A:在牙冠最突点 B:在牙冠颈缘 C:在牙冠最突点以上0.5mm D:在牙冠最突点以上1.0mm E:在牙冠最突点以下0.5mm

缺失,患者要求做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设计为上放置间隙卡环

此种可摘局部义齿装盒的方法是

A:将模型、卡环、人工牙包埋于下型盒,只暴露腭侧蜡基托 B:将模型、卡环包埋于下型盒,暴露腭侧蜡基托和人工牙 C:将模型、人工牙包埋于下型盒,暴露腭侧蜡基托和卡环 D:将模型、人工牙、卡环、腭侧蜡基托全部暴露 E:将模型、包埋于下型盒,暴露腭侧蜡基托、卡环和人工牙

关于AC/A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隐斜法测AC/A=瞳距+(看远的斜视角-看近的斜视角)/看近时需要的调节量 B:用隐斜法求出的AC/A法比梯度法求出的值小一些,主要是接近性集合所致 C:AC/A是引起调节性辐辏的调节力与其所诱发的调节性辐辏的三棱镜度的比率 D:AC/A常值是1:4~6,即1D调节引起4△~6△辐辏 E:梯度法测AC/A=(加镜片后的斜视度-加镜比前的斜视度)/所加镜片的屈光度数

关于AC/A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隐斜法测AC/A=瞳距+(看远的斜视角-看近的斜视角)/看近时需要的调节量 B:用隐斜法求出的AC/A法比梯度法求出的值小一些,主要是接近性集合所致 C:AC/A是引起调节性辐辏的调节力与其所诱发的调节性辐辏的三棱镜度的比率 D:AC/A常值是1:4~6,即1D调节引起4△~6△辐辏 E:梯度法测AC/A=(加镜片后的斜视度-加镜比前的斜视度)/所加镜片的屈光度数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