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56岁,因上腹部胀痛和进行性消瘦3月余入院,诊为原发性肝癌,拟行肝右叶切除术。B超显示腹腔内少量腹腔积液,易控制。无神经症状。目前营养状态差。

提示:患者无肝性脑病表现,胆红素30μmol/L,白蛋白28g/L,凝血酶原延长时间达6秒。提问:根据目前提供的资料,该患者的肝脏损害程度的估计正确的是哪些?

A:血清胆红素30μmol/L属中度损害 B:白蛋白28g/L属重度损害 C:无神经症状属轻度损害 D:腹腔内少量腹腔积液,易控制属轻度损害 E:营养状态差属中度损害 F:白蛋白含量是比较敏感的数据

患者女,47岁,关节痛伴黄疸。感到恶心,常有腹胀和不适,无呕吐。排恶臭粪便和深褐色的尿液。无既往病史,无输血史。查体:患者意识清楚,有黄疸,肝肿大和触痛。

根据上述信息,当前诊断应考虑的疾病是

A:病毒性肝炎 B:胆石症 C:肿瘤 D:药物性黄疸 E:中毒 F:急性胆囊炎 G:胸膜炎 H:心肌炎

患者女,47岁,关节痛伴黄疸。感到恶心,常有腹胀和不适,无呕吐。排恶臭粪便和深褐色的尿液。无既往病史,无输血史。查体:患者意识清楚,有黄疸,肝肿大和触痛。

为明确诊断应进行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是

A:血常规 B:尿常规 C:肝功能实验 D:肝炎病毒的血清学指标 E:血清CK F:凝血功能检测 G:血清Mb H:血清RF

患者女,47岁,关节痛伴黄疸。感到恶心,常有腹胀和不适,无呕吐。排恶臭粪便和深褐色的尿液。无既往病史,无输血史。查体:患者意识清楚,有黄疸,肝肿大和触痛。

若患者HBsAg,HBeAg,HBcAb阳性,下列检测有助于诊断和治疗的是

A:AFP B:CEA C:HBV DNA定量 D:VCA E:PSA F:PPD-IgG G:网织红细胞 H:CRP

某产妇,30岁,产前检查发现肝功异常,被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4小时前自然临产,护士对她进行了分娩期护理和健康指导。

为了防止新生儿感染乙肝,指导和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A:尽早进行母婴同室管理 B:新生儿隔离4周 C:产后不要采用避孕药避孕 D:积极给新生儿免疫接种乙肝疫苗 E:注意不得使用雌激素回奶

5岁患儿因诊断全身性结核病。经全面规则抗结核治疗3个月后出现肝功能严重损害,黄疸,肝脏肋下5cm。

最容易引起肝脏损害的药物是

A:利福平,异烟肼 B:链霉素,利福平 C:链霉素,异烟肼 D:力克肺疾,卡那霉素 E:吡嗪酰胺,乙胺丁醇

某大学生,22岁,因发热,荨麻疹、关节痛和关节炎前来就诊。检查时,未发现任何病因,症状自动消退。几周后复诊时有恶心、呕吐、头痛、厌食、萎靡不振、发热、强烈的骚痒感和右上腹部疼痛。检查发现肝大及黄疸。病人自述尿液颜色变深,粪便已变成粘土色。验血报告血清中转氨酶、胆红素和总丙种γ-球蛋白升高,且HBsAg、HBeAg和抗-HBc阳性,抗-HBs和抗-Hbe及抗-HAV阴性。

该病人痊愈,血清检查结果为HBsAg和抗-HBc阳性,抗-HBs阴性,极可能发展成

A:非霍奇金氏淋巴瘤 B:肝硬化、肝细胞癌或两者兼有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肝脓肿 E:猪霍乱沙门菌二重感染而导致贫血

某男性患者,48岁。乙型肝炎病史10年,因乏力、低热、腹胀、少尿来院就诊。检查发现巩膜黄染,腹部膨隆,有大量腹水存在。肝略缩小,脾肿大,超声显像见肝内纤维增殖,肝硬化结节形成,肝门静脉和脾静脉增宽。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肝门静脉__症。

提示肝功能严重损害的指标有

A:转氨酶明显增高 B:重度黄疸 C:扑翼样震颤 D:大量腹水 E:白蛋白明显降低 F:球蛋白明显降低 G: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某男性患者,48岁。乙型肝炎病史10年,因乏力、低热、腹胀、少尿来院就诊。检查发现巩膜黄染,腹部膨隆,有大量腹水存在。肝略缩小,脾肿大,超声显像见肝内纤维增殖,肝硬化结节形成,肝门静脉和脾静脉增宽。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肝门静脉__症。

与肝硬化腹水形成有关的有

A:抗利尿激素增多 B:肝淋巴液生成过多 C:前列腺素增多 D:肾脏排钠排尿减少 E:继发醛固酮增多 F:肝门静脉压力增高 G:低白蛋白血症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