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50岁。十二指肠溃疡病史8年,近2年常阵发性上腹疼痛,腹胀以及反复呕吐,呕吐多发生于下午,为宿食,呈腐败酸臭味,量多,不合胆汁,呕吐后腹痛,腹胀缓解。查体见贫血貌,上腹隆起,可见胃型,振水音(+),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

该病人最可能发生的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是

A:低氯高钾碱中毒 B:低氯低钾酸中毒 C:低氯低钾碱中毒 D:低钾性酸中毒 E:低氯高钠碱中毒

女性,50岁。十二指肠溃疡病史8年,近2年常阵发性上腹疼痛,腹胀以及反复呕吐,呕吐多发生于下午,为宿食,呈腐败酸臭味,量多,不合胆汁,呕吐后腹痛,腹胀缓解。查体见贫血貌,上腹隆起,可见胃型,振水音(+),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

下列哪项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A:严格内科治疗8~12周,无效后手术 B: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 C: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 D: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 E:胃癌根治术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60岁。反复中上腹隐痛10年。常发生于餐后30min,服制酸剂可缓解。近半年疼痛失去规律性,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近1周大便呈灰黑色就诊。查大便隐血(++~+++)。

确诊后应选择的治疗方案为: 提示:上腹B超:肝胆胰脾肾未见异常,上腹CT提示胃体及胃窦交界处见一3x4cm包块,边界欠清,胃窦周围见数个肿大淋巴结。

A:术后积极化疗 B:足量放疗 C:放射介入治疗 D:及时手术治疗 E:化疗加中药治疗

患者男,50岁,因“餐后突然发生上腹部剧痛并迅速波及全腹2h”来诊。伴恶心,呕吐。消化性溃疡病史10年。查体:P100次/min,BP85/60mmHg;面色苍白,出冷汗;全腹有腹膜刺激征,以上腹部为主。初步诊断: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急性穿孔。

此时正确的护理是(提示术后2周,患者进食10~20min后出现上腹饱胀,头晕,心悸,出汗,腹痛,恶心,呕吐。)

A:禁食,输液 B:胃肠减压 C:避免过甜饮食 D:流质饮食 E:使用镇静剂 F:餐后平卧 G:少食多餐

患者女性,45岁。家庭聚餐暴食后1小时突发上腹部剧痛,伴发热,恶心,呕吐2小时来急诊。查体腹部压痛及腹肌紧张。患者既往体健,无溃疡与胆结石病史。

患者于1周前行全胰切除术,术后恢复顺利,康复出院前应进行的健康教育是

A:宜吃含糖量高的水果 B:低盐饮食 C:高蛋白,高脂肪,高维生素饮食 D:一日三餐,不宜过多 E:控制主食摄入量

患者男性,49岁。餐后出现脐周阵发性腹痛,并有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2年前曾行阑尾切除,入院诊断为单纯粘连性肠梗阻。

经非手术治疗后,肠梗阻解除的主要标志是

A:呕吐减少 B:肛门排便,排气 C:腹胀减轻 D:肠鸣音减弱 E:腹痛减轻

女,30岁,反复上腹痛3年,常于秋冬换季时发病,餐后约1小时出现,1~2小时后缓解。

该患者1小时前进餐后上腹部剧烈疼痛,难以忍受。查体板状腹,最可能的并发症是

A:贲门黏膜撕裂 B:胃出血 C:幽门梗阻 D:消化道穿孔 E:急性胰腺炎

某男性患者,50岁,因“餐后突然发生上腹部剧痛并迅速波及全腹2 h”来诊。伴恶心、呕吐。消化性溃疡病史10年。查体:P 100次/min,BP 85/60 mmHg;面色苍白,出冷汗;全腹有腹膜刺激征,以上腹部为主。初步诊断: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急性穿孔。

此时正确的护理是(提示 术后2周,患者进食10~20 min后出现上腹饱胀、头晕、心悸、出汗、腹痛、恶心、呕吐。)

A:禁食、输液 B:胃肠减压 C:避免过甜饮食 D:流质饮食 E:使用镇静剂 F:餐后平卧 G:少食多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