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8岁。因腹痛,腹泻4天,昏迷1天来院就诊。患者4天前始脐周阵发性疼痛,伴解稀便,每天3~4次,每次50~100ml。无发热,呕吐。经社区医院静脉补液及输注左氧氟沙星后无好转,且于1天前始呼之不应。体检:浅昏迷,消瘦面容,双瞳孔直径3mm。对光反应灵敏。T 36.7℃,P135次/分,R 25次/分,BP 90/55mmHg,腹平软,无明显压痛,反跳痛,肠鸣音6次/分。心肺体检无阳性体征发现。

提示:患者经补液(5000ml0.9%氯化钠),静脉持续微泵胰岛素注射等治疗5小时后,复查血糖11.44mmol/L(206mg/dl),血钾3.6mmol/L,钠148mmol/L,氯116mmol/L。患者意识逐渐转清,血压平稳,尿量每小时150ml。提问:进一步应采取哪些措施?

A:静脉输注0.9%氯化钠液 B:静脉输注0.45%氯化钠液 C:静脉持续注射胰岛素 D:静脉输注5%葡萄糖液并加入胰岛素 E:静脉适量补钾 F:鼓励饮水

患者男,58岁。因低热,面部,眼睑水肿,乏力,食欲减退来院就诊。曾查尿蛋白(++),门诊医生疑拟“肾炎”而申请尿液检查。详细阅读题干,可提示本系列题是关于尿液检查有关问题,应试者马上把思路转向尿液检验的内容。提示:尿液检验结果是否准确,首先取决于正确地留取标本,不同的检验目的有不同的留取方法。

下列关于尿液标本的留取哪些正确?

A:首次晨尿标本的特点是浓缩程度高,偏碱性,血细胞形态较完整 B:随机尿标本适用于门诊,急诊病人的常规化验 C:空腹尿标本适用于测定尿液葡萄糖 D:12小时尿标本常用于检测体内的肌酐和尿素等代谢产物 E:24小时尿标本常用于尿液Addis计数 F:中段尿标本常用于细菌培养 G:乳糜尿标本常用于丝虫病的诊断

患者男,58岁。因低热,面部,眼睑水肿,乏力,食欲减退来院就诊。曾查尿蛋白(++),门诊医生疑拟“肾炎”而申请尿液检查。详细阅读题干,可提示本系列题是关于尿液检查有关问题,应试者马上把思路转向尿液检验的内容。提示:尿液检验结果是否准确,首先取决于正确地留取标本,不同的检验目的有不同的留取方法。

试带法测定尿液成分的原理中,哪些正确?

A:白细胞是利用粒细胞中的脂酶间接检测 B:红细胞是利用一般隐血试验的原理 C:蛋白质采用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的原理,对尿中的球蛋白敏感 D:葡萄糖为特异性的葡萄糖氧化酶法 E:尿液PH利用指示剂变色来检测 F:酮体根据Legal试验原理设计,对丙酮酸特别敏感

患者男,58岁。因低热,面部,眼睑水肿,乏力,食欲减退来院就诊。曾查尿蛋白(++),门诊医生疑拟“肾炎”而申请尿液检查。详细阅读题干,可提示本系列题是关于尿液检查有关问题,应试者马上把思路转向尿液检验的内容。提示:尿液检验结果是否准确,首先取决于正确地留取标本,不同的检验目的有不同的留取方法。

哪些疾病和情况时尿液PH可呈现碱性?

A:代谢性碱中毒 B:呼吸性碱中毒 C:肾小管性酸中毒 D:大量食用肉食时 E:食用大量蔬菜及水果时 F:尿液标本室温放置过久时

护士小李为病人进行静脉输液。

输液前,洗手过程如下,其中错误的做法是

A:取下手表 B:用流动水弄湿双手,涂擦皂液 C:充分揉搓 D:手指在上,手腕在下,用流动水充分冲洗 E:取擦手巾擦干双手

患者男性,47岁,药物中毒抢救,试验发现当碱化尿液时,能加快此药物的排泄,酸化尿液时则相反。

该药物排泄现象的机制是

A:弱酸性药物在碱性尿液中解离度大,重吸收少 B:弱酸性药物在碱性尿液中解离度大,重吸收多 C:弱碱性药物在碱性尿液中解离度大,重吸收少 D:弱碱性药物在碱性尿液中解离度大,重吸收多 E:弱酸性药物在碱性尿液中解离度小,重吸收少

患者男性,47岁,药物中毒抢救,试验发现当碱化尿液时,能加快此药物的排泄,酸化尿液时则相反。

该药物排泄现象的机制是

A:弱酸性药物在碱性尿液中解离度大,重吸收少 B:弱酸性药物在碱性尿液中解离度大,重吸收多 C:弱碱性药物在碱性尿液中解离度大,重吸收少 D:弱碱性药物在碱性尿液中解离度大,重吸收多 E:弱酸性药物在碱性尿液中解离度小,重吸收少

某奶牛场部分奶牛产犊1周后,只采食少量粗饲料,病初粪干,后腹泻,迅速消瘦,乳汁呈浅黄色,易起泡沫;奶、尿液和呼出气有烂苹果味

尿液检验,异常变化为

A:尿液相对密度升高 B:尿液上皮细胞增加 C:尿蛋白检验阳性 D:尿葡萄糖检验阳性 E:尿酮体检验呈现阳性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