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五岁男性,1个月前出现右膝上肿痛,呈持续性,夜间疼痛明显,无明显全身发热。既往无肺结核病史。查体:右膝上局部皮肤温度增高,静脉怒张,无明显触痛。X线片见股骨下段有边界不清的骨质破坏,骨膜增生呈放射状。两端可见Codman三角。

活检证实为骨肉瘤,进一步增强CT检查提示股动脉受压移位,软组织包块边界清晰。目前最恰当的治疗方案是 ( )

A:股骨中上段截肢+术后化疗 B:局部切除,术前后化疗 C:髋关节离断 D:髋关节离断+术后化疗 E:股骨中上段截肢

男性,20岁。右股骨远端肿胀疼痛1个月,局部表皮温度高,浅表静脉怒张;X线片显示右股骨远端有边界不清的骨质破坏区,可见三角状骨膜反应。

应首先考虑为

A:骨髓炎 B:骨结核 C:骨囊肿 D:骨肉瘤 E:骨巨细胞瘤

男性,20岁。右股骨远端肿胀疼痛1个月,局部表皮温度高,浅表静脉怒张;X线片显示右股骨远端有边界不清的骨质破坏区,可见三角状骨膜反应。

提示需要停止化疗的表现是

A:恶心,呕吐 B:面部色素沉着 C:脱发 D:白细胞升至18x10/L E:白细胞降至3x10/L,血小板降至50x10/L

男性,20岁。右股骨远端肿胀疼痛1个月,局部表皮温度高,浅表静脉怒张;X线片显示右股骨远端有边界不清的骨质破坏区,可见三角状骨膜反应。

若病人行截肢术,下列护理措施不适当的是

A:观察肢体残端渗血情况 B:术后24~48小时去枕平卧 C:每3~4小时俯卧20~30分钟 D:术后病人床旁应常规放置止血带 E:渗血较多者,可用棉垫加弹性绷带加压包扎

男性,20岁。右股骨远端肿胀疼痛1个月,局部表皮温度高,浅表静脉怒张;X线片显示右股骨远端有边界不清的骨质破坏区,可见三角状骨膜反应。

若截肢后病人已切除肢体有疼痛感,主要处理是

A:抬高患肢 B:暂不处理,等待观察 C:松解患肢近端的包扎 D:使用哌替啶,吗啡等镇痛剂 E:精神治疗和心理护理为主

患者,女,54岁。左股骨中下端肿块半年,表面静脉怒张,皮温略高;X线平片显示左股骨中下端有边界不清的骨质破坏区,骨膜增生呈放射状阴影。确诊为左股骨下端骨肉瘤。

通常肿瘤患者心理反应的5个阶段,依次顺序为

A:否认期,忧郁期,协议期,愤怒期,接受期 B:否认期,协议期,愤怒期,接受期,忧郁期 C: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接受期 D:忧郁期,愤怒期,否认期,协议期,接受期 E:协议期,否认期,愤怒期,忧郁期,接受期

患者,女,54岁。左股骨中下端肿块半年,表面静脉怒张,皮温略高;X线平片显示左股骨中下端有边界不清的骨质破坏区,骨膜增生呈放射状阴影。确诊为左股骨下端骨肉瘤。

该患者术后需进行化疗,下列护理措施哪项不正确

A:化疗药物一旦漏出,应用碳酸氢钠解毒 B:白细胞降至3x10/L以下应暂停用药 C:胃肠道反应可用甲氧氯普胺等药缓解 D:间歇化疗需达两年以上 E:化疗药物不可溢到血管外

某男,15岁、右膝上持续肿痛1个月,夜间疼痛明显,无明显令身发热、既往无肺结核病史、查体:右膝上局部皮肤温度增高、静脉怒张、无明显触痛、摄片见股骨下端有边界不清的骨质破坏、骨膜增生及放射状阴影、两端可见Codman三角。

活检证实为骨肉瘤,进一步增强CT检查提示股动脉受压移位,软组织包块边界清晰.目前最恰当的治疗方案是

A:股骨中上段截肢+术后化疗 B:局部切除.术前后化疗 C:髋关节离断 D:髋关节离断+术后化疗 E:股骨中上段截肢

某男,31岁,右大腿远端肿痛伴有发热2周。检查:右大腿局部增粗,压痛。X线示股骨远侧干骺端骨质破坏,有骨膜增生现象。局部软组织间隙模糊。

平片显示的股骨远端骨质破坏可能为

A:广泛大块溶骨性骨质破坏 B:干骺端虫噬样骨质破坏 C:破坏不明显,有大量的骨质增生 D:肿瘤骨形成 E:破坏之处有骨膜三角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