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8岁,左侧颈部先天性毛细血管瘤8年。
巨检如图所示,镜检如图所示,该肿瘤的生长方式为 ( )

A:膨胀性生长 B:外生性生长 C:浸润性生长 D:外生性+浸润性生长 E:外生性+膨胀性生长
患者男性,8岁,左侧颈部先天性毛细血管瘤8年。
何种为大多数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 ( )
A:浸润性生长 B:外生性生长 C:膨胀性生长 D:弥漫性生长 E:以上都不是
患者男性,8岁,左侧颈部先天性毛细血管瘤8年。
该肿瘤的性质为 ( )
A:癌前病变 B:恶性肿瘤 C:交界性肿瘤 D:良性肿瘤 E:以上都不是
患者女,64岁。因“痰中带血2个月”就诊。胸部CT提示右中叶近心缘旁占位,直径3 cm左右,边界清晰,可见胸膜牵拉征。既往有右侧甲状腺肿大病史20年,左侧卵巢性索-间质肿瘤行手术切除史5年。若患者行外科手术切除病灶,术后病理:(右中叶)肺混合型腺癌,2.0 cmx2.0 cmx2.5 cm,侵及肺膜,未侵及支气管,断端阴性;淋巴结转移:隆突下1/5,R4 1/2。
下一步治疗方案,正确的是(提示右中叶近心缘旁占位,直径3 cm左右,边界清晰,可见胸膜牵拉征。既往有右侧甲状腺肿大病史20年,左侧卵巢性索-间质肿瘤行手术切除史5年。若患者行外科手术切除病灶,术后病理:(右中叶)肺混合型腺癌,2.0 cmx2.0 cmx2.5 cm,侵及肺膜,未侵及支气管,断端阴性;淋巴结转移:隆突下1/5,R4 1/2。)
A:术后定期随诊,每3个月复查胸LDCT及肿瘤标志物等; B:术后1个月左右进行辅助化疗 C:术后1个月左右辅助放疗 D:术后辅助化放疗 E:中药及免疫支持治疗
某女性患者,32岁,颈前肿物进行性增大2月,近一周出现声嘶,体检:颈前正中偏左扪及肿物约2×3c㎡,质硬,随吞咽活动,左颈部中下部可扪及3个2cm大小的肿物,质硬,活动欠佳。
如果该病人确诊左侧甲状腺乳头状癌并颈部淋巴结转移,左侧候返神经受累,下列哪些处理是正确的
A:放射治疗 B:先化学治疗,后手术 C:颈部淋巴结清扫+甲状腺狭部+甲状腺左叶切除术 D:甲状腺全切术 E:如果有肺、骨转移,也可采用
I的内放射治疗 F:术后口服甲状腺素抑制TSH防止甲状腺癌复发 G:为避免对侧喉返神经损伤,采用肿瘤挖除术
某男性患者,58岁,声嘶伴咽部不适半年,痰中带血1月。查体:甲状软骨膨大,右上颈部门Ⅱ区)可及大小的2cm×2.5cm质韧固定包块,无压痛。既往否认结核病史。患者行颈部MRI提示肿瘤位于声门上区,并侵及会厌前间隙、左侧咽壁、会厌及甲状软骨,左侧声带固定,口咽及咽部无侵犯,上颈可见多个肿大淋巴站,直接喉镜病检提示门上区中分化鳞癌。其他辅助检查未见转移。
若行常规术前放疗,则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照射靶区应包括原发肿瘤区+区域淋巴结引流区 B:常规双侧水平野的上界平第一颈椎水平,下界为环状软骨下缘,前界为颈前缘,后界应为棘突后缘 C:必须行上、中颈淋巴结引流区阳射.而下颈、锁骨上区不做预防照射 D:DT40-50Gy时复查,如肿瘤消退满意可改行根治性放疗 E:照射剂量接近36~40Gy时应避开颈段脊髓。颈后区辅以电子线照射补量
某女性患者,26岁。2年前因左乳外上象限肿物,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为浸润性小叶癌,2.0 cm×1.5 cm×1.5 cm,伴脉管瘤栓,ER(-),PR(-),HER-2(+),腋淋巴结转移19/21。术后行紫杉醇(泰素)化学治疗6个周期,未行其他治疗。一直定期随访,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现随访,查体:左侧锁骨上区多发结节,最大者1 cm×2 cm,质硬,活动,无触痛。B型超声和CT:左侧锁骨上区多发肿大淋巴结,肿瘤转移可能性大。全面检查未见其他部位肿瘤转移。
对左侧锁骨上区多发肿大淋巴结的合理处理为
A:观察,如有增大,再进一步处理 B:予抗生素治疗2周,如无缩小,再进一步处理 C:左侧锁骨上区肿大淋巴结细针穿刺活检 D:左侧锁骨上淋巴结清扫,送病理检查 E:先予短期试验性抗肿瘤治疗,如缩小,则为肿瘤复发,可继续治疗;如无变化或增大,则不是肿瘤复发,可停止治疗,进行观察
某女性患者,26岁。2年前因左乳外上象限肿物,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为浸润性小叶癌,2.0 cm×1.5 cm×1.5 cm,伴脉管瘤栓,ER(-),PR(-),HER-2(+),腋淋巴结转移19/21。术后行紫杉醇(泰素)化学治疗6个周期,未行其他治疗。一直定期随访,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现随访,查体:左侧锁骨上区多发结节,最大者1 cm×2 cm,质硬,活动,无触痛。B型超声和CT:左侧锁骨上区多发肿大淋巴结,肿瘤转移可能性大。全面检查未见其他部位肿瘤转移。
行环磷酰胺+表阿霉素+顺铂化学治疗6个周期,左侧锁骨上区肿大淋巴结完全消失,疗效评价为CR。下一步的处理为
A:维持化学治疗 B:放射治疗 C:中药治疗 D:左侧锁骨上淋巴结清扫 E:定期随访
某男性患者,51岁,因“舌溃疡3个月,疼痛加重伴异物感1周”来诊。3个月前进食时咬伤舌左侧缘,遂形成溃疡,迁延不愈;近1周局部疼痛加重,进食时明显,受伤部位有异物感。查体:一般情况可;左侧颈部Ⅱa区触及1枚直径2 cm淋巴结,轻压痛;舌左侧缘中1/3处可见直径2.5 cm菜花样肿物,未累及口底、舌根,伸舌居中。影像学检查:未发现远处转移征象。全麻下行舌左侧缘肿物切除+左颈淋巴结改良清扫术。术后病理:舌左侧缘高、中分化鳞状细胞癌,侧切缘净,基底切缘距肿瘤3 mm;淋巴结转移4/26,其中Ⅰb区1/5,Ⅱa区2/5(其中1枚包膜外受侵),Ⅱb区1/4,Ⅲ区0/6,Ⅳ区0/6。术后伤口恢复好。
除上述放射治疗的原因外,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放射治疗的指征还包括
A:T3/T4期 B:切缘不净 C:肿瘤侵犯大血管、淋巴管 D:脉管瘤栓 E:病理为低分化或未分化 F:未行颈淋巴结清扫术
某男性患者,59岁,声嘶伴咽部不适半年,痰中带血1个月。查体:甲状软骨膨大,右上颈部(Ⅱ区)可及大小约2cm×2.5cm质韧固定包块,无压痛。既往否认结核病史。患者行颈部MRI提示肿瘤位于声门上区,并侵及会厌前间隙、左侧咽壁、会厌及甲状软骨,左侧声带固定,口咽及咽旁无侵犯,上颈可见多个肿大淋巴结。直接喉镜病检提示声门上区中分化鳞癌。其他辅助检查未见转移。
若行常规术前放疗,则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照射靶区应包括原发肿瘤区+区域淋巴结引流区 B:常规双侧水平野的上界平第一颈椎水平,下界为环状软骨下缘,前界为颈前缘,后界应为棘突后缘 C:必须行上、中颈淋巴结引流区照射,而下颈、锁骨上区不做预防照射 D:DT40~50Gy时复查,如肿瘤消退满意可改行根治性放疗 E:照射剂量接近36~40Gy时应避开颈段脊髓,颈后区辅以电子线照射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