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7岁,因“发现右肾占位病变1个月”来诊。既往有淋巴瘤病史2年。
肾转移性肿瘤远远超过原发性肾癌,其中最常见的转移是
A:恶性黑色瘤 B: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C:乳腺癌 D:肺癌 E:胃肠道的恶性肿瘤 F:肝癌 G:胰癌 H:胶质瘤
患者女性,60岁舌左侧缘中部溃烂5个月,约2.3cmx1.5cmx0.5cm大小,活检报告为"鳞癌",
残根,边缘锐利。
舌癌转移的特点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舌癌常发生早期颈淋巴结转移,且转移率较高 B:舌癌的颈淋巴结转移常在一侧 C:发生于舌背或越过舌体中线的舌癌,可以向对侧颈淋巴结转移 D:舌前部的癌多向下颌下及颈深淋巴结上,中群转移 E:舌癌可发生远处转移,一般多为脑
患者女性,60岁舌左侧缘中部溃烂5个月,约2.3cmx1.5cmx0.5cm大小,活检报告为"鳞癌",
残根,边缘锐利。
舌癌转移的特点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舌癌常发生早期颈淋巴结转移,且转移率较高 B:舌癌的颈淋巴结转移常在一侧 C:发生于舌背或越过舌体中线的舌癌,可以向对侧颈淋巴结转移 D:舌前部的癌多向下颌下及颈深淋巴结上,中群转移 E:舌癌可发生远处转移,一般多为脑
某女性患者,46岁,因“发现左乳外上象限肿物1个月”来诊。一般情况可,无基础疾病。查体:左乳肿物,4 cm×3 cm;左侧腋窝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固定融合。左乳肿物穿刺活检: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穿刺活检:可见转移性腺癌组织。免疫组织化学:ER(-),PR(-),HER-2(+++)。
正确的后续放射治疗是( 提示 术后病理腋淋巴结未见转移癌。)
A:无须放射治疗 B:左胸壁放射治疗 C:左侧锁骨上、下区放射治疗 D:左侧胸壁+左侧锁骨上、下区放射治疗 E:左侧锁骨上、下区+左侧腋窝放射治疗 F:左侧胸壁+左侧锁骨上、下区+左侧腋窝放射治疗
某女性患者,26岁。2年前因左乳外上象限肿物,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为浸润性小叶癌,2.0 cm×1.5 cm×1.5 cm,伴脉管瘤栓,ER(-),PR(-),HER-2(+),腋淋巴结转移19/21。术后行紫杉醇(泰素)化学治疗6个周期,未行其他治疗。一直定期随访,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现随访,查体:左侧锁骨上区多发结节,最大者1 cm×2 cm,质硬,活动,无触痛。B型超声和CT:左侧锁骨上区多发肿大淋巴结,肿瘤转移可能性大。全面检查未见其他部位肿瘤转移。
对左侧锁骨上区多发肿大淋巴结的合理处理为
A:观察,如有增大,再进一步处理 B:予抗生素治疗2周,如无缩小,再进一步处理 C:左侧锁骨上区肿大淋巴结细针穿刺活检 D:左侧锁骨上淋巴结清扫,送病理检查 E:先予短期试验性抗肿瘤治疗,如缩小,则为肿瘤复发,可继续治疗;如无变化或增大,则不是肿瘤复发,可停止治疗,进行观察
某女性患者,26岁。2年前因左乳外上象限肿物,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为浸润性小叶癌,2.0 cm×1.5 cm×1.5 cm,伴脉管瘤栓,ER(-),PR(-),HER-2(+),腋淋巴结转移19/21。术后行紫杉醇(泰素)化学治疗6个周期,未行其他治疗。一直定期随访,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现随访,查体:左侧锁骨上区多发结节,最大者1 cm×2 cm,质硬,活动,无触痛。B型超声和CT:左侧锁骨上区多发肿大淋巴结,肿瘤转移可能性大。全面检查未见其他部位肿瘤转移。
行环磷酰胺+表阿霉素+顺铂化学治疗6个周期,左侧锁骨上区肿大淋巴结完全消失,疗效评价为CR。下一步的处理为
A:维持化学治疗 B:放射治疗 C:中药治疗 D:左侧锁骨上淋巴结清扫 E:定期随访
某男性患者,69岁,被诊断为“肾细胞癌”。
肾细胞癌最常见的组织病理学类型为
A:透明细胞癌 B:乳头状癌 C:嫌色细胞癌 D:肾集合管癌 E:未分类肾细胞癌
某男性患者,69岁,被诊断为“肾细胞癌”。
关于肾癌,不正确的说法是
A:主要症状为无痛血尿和肿块 B:IVP可阴性 C:肿瘤无钙化 D:肾盏受压及破坏 E:可继发肾积水
某男,46岁,因右髋部疼痛走路跛行来院就诊,X线检查显示右髂骨不规则溶骨性破坏,MRI检查发现左肋骨、右前臂及颅骨多处溶骨性病灶,故行右髂骨穿刺活检,诊断为转移性癌。
骨转移癌最可能的原发部位是
A:鼻咽癌 B:皮肤癌 C:胃癌 D:胰腺癌 E:肺癌
肺转移性肾癌指的是( )
A:肾癌和肺癌同时转移到他处 B:肺癌转移到肾 C:肾癌和肺癌互相转移 D:他处的癌转移到肺和肾 E:肾癌转移到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