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疾病诊断的需要,灵活选用窗宽、窗位。颅脑CT图像常用脑窗摄影。窗宽80~100HU,窗位35HU左右。颅底、内听道病变;颅脑外伤;颅骨病变,或颅内病变侵犯颅骨,必须加摄骨窗。骨窗的窗宽1000~1400HU,窗位300~500HU。耳鸣及疑桥小脑角区病变者,应利用调节窗口技术,以观察内听道有无扩大,并根据需要对局部进行放大。头皮下软组织病变,用软组织窗摄影:窗宽300~400HU,窗位35~45HU。根据不同的部位和病变灵活选用窗宽和窗位。若病变和周围组织密度接近时,可适当调窄窗宽;若伪影较多或需观察局部组织的丰富层次,可调低窗位,并适当调宽窗宽。鞍区CT图像常用软组织窗和骨窗,软组织窗窗宽350~400HU,窗位35~40HU。
显示颅脑CT图像的窗宽、窗位选择正确的是
A:颅脑CT图像常用脑窗摄影 B:窗宽100~150HU,窗位35HU左右 C:窗宽80~100HU,窗位35HU左右 D:窗宽90~120HU,窗位40HU左右 E:窗宽100~120HU,窗位45HU左右
圆窗
A:鼓室内壁中央较大膨凸,耳蜗底周所在 B:位于鼓岬后上方,被镫骨足板封闭 C:位于鼓岬后下方,内通耳蜗鼓阶 D:位于鼓室后壁下内方,相当于前庭窗高度小突起 E:位于前庭窗之前稍上方,为鼓膜张肌半管弯曲向外形成
卵圆窗
A:位于耳蜗内的膜性结构 B:镫骨底板附着处 C:形似漏斗状的膜性结构 D:鼓阶起始部的膜性结构 E:前庭内的膜性结构
声波从骨膜到卵圆窗总增压效应为44倍的原因()
A:骨膜具有较好的频率响应和较小的失真度,可起到增压效应 B:3块听小骨具有增压效应 C:骨膜振动面积与卵圆窗振动面积之比为17:1 D:声波经外耳道共鸣作用可放大两倍 E:咽鼓管使鼓室内气体与大气压平衡
卵圆窗
圆窗()
A:鼓室内壁中央较大膨凸,耳蜗底周所在 B:位于鼓岬后上方,被镫骨足板封闭 C:位于鼓岬后下方,内通耳蜗鼓阶 D:位于鼓室后壁下内方,相当于前庭窗高度小突起 E:位于前庭窗之前稍上方,为鼓膜张肌半管弯曲向外形成
卵圆窗()。
A:位于耳蜗内的膜性结构 B:镫骨底板附着处 C:形似漏斗状的膜性结构 D:鼓阶起始部的膜性结构 E:前庭内的膜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