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0岁,因“头部受棒击,昏迷8 h”来诊。偶能睁眼。查体:T 37 ℃,P 88次/min,R 20次/min,BP 130/85 mmHg;右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右眼眶周围肿胀,皮下有淤血;左上肢不能活动,左侧巴宾斯基征(+)。颅脑X线片:右眼眶骨折。颅脑CT:蛛网膜下腔出血。

关于颅脑外伤患者的麻醉处理,叙述正确的有

A:详细询问病史,是否饱胃,以确定最佳麻醉诱导方式 B:术前应对患者进行详细检查,以及时发现多发伤 C:患者多伴有颅内__,应积极予降颅压处理,广泛颅脑损伤者宜采用全身麻醉 D:Glasgow评分7分以下者可直接或借助肌肉松弛药进行气管内插管 E:麻醉诱导,维持平稳,避免呛咳 F:可能为饱胃患者,应注意反流,误吸

患者男,36岁,身高172cm,体重92kg。因睡眠打鼾10年伴憋醒1年入院。多导睡眠监测(PSG)提示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专科检查显示口咽腔狭小,软腭低垂I3度,舌根肥大I2度并且双侧咽侧索肥厚。

提示:本患者拟对腭垂,舌体部位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的微创手术治疗。提问:关于麻醉方式选择正确的是?

A:因OSAHS患者对镇静药和麻醉性镇痛药极敏感,禁忌行任何药物任何深度的镇静镇痛处理 B:气管插管全麻可为手术提供良好条件,但麻醉诱导过程中的插管困难和术后清醒过程中过早拔管,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和咽腔水肿均可导致呼吸意外 C:局麻安全有效,但患者可能紧张,不适较重,术中有发生较强烈应激反应的可能 D:只要已气管插管,术中就不必再担心气道梗阻的可能性 E:选择表麻下清醒镇静插管或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插管。必要时也可经环甲膜逆行插管技术甚至预防性气管切开 F:气管插管全麻时肌松药的选用根据患者是否存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神经肌肉功能损害等综合考虑来决定

患者,女,45岁,因蛛网膜下腔出血昏迷3天,经抢救后病情渐稳定。现持续输液,鼻饲供给营养。

在插管过程中,患者出现发绀时,护士应

A:立即拔出胃管 B:快速插入 C:查看胃管是否盘在口中 D:稍停片刻再插 E:托起患者头部,继续插入

患者,女,45岁,因蛛网膜下腔出血昏迷3天,经抢救后病情渐稳定。现持续输液,鼻饲供给营养。

治疗10天后,患者病情好转,已清醒。遵医嘱拔出胃管,下列操作哪项是错误的

A:向患者解释以取得合作 B:胃管末端夹紧于弯盘内 C:待患者吸气时拔管 D:拔至咽喉处时快速拔出 E:整理床单位及用物

某男性患者,57岁,记忆力减退半年,逐渐出现痴呆症状,如注意力不易集中、表情淡漠、大小便失禁。1年前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入院检查:神志清楚,反应迟钝。脑神经正常,眼底无视乳头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对称,未引出病理反射。

患者在全麻下行脑室-腹腔分流后,症状改善。但出院1个月后患者出现持续发热,并且又出现痴呆症状和大小便失禁。 此时,患者可能发生

A:脑积水 B:感冒 C:分流管感染 D:分流管腹腔端包裹 E:分流管堵塞 F:分流管脑室端包裹

某男性患者,57岁,记忆力减退半年,逐渐出现痴呆症状,如注意力不易集中、表情淡漠、大小便失禁。1年前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入院检查:神志清楚,反应迟钝。脑神经正常,眼底无视乳头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对称,未引出病理反射。

患者在全麻下行脑室-腹腔分流后,症状改善。但出院1个月后患者出现持续发热,并且又出现痴呆症状和大小便失禁。 此时正确的处理为

A:立即更换分流管,重新做分流 B:行脑室-心房分流 C: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确认感染控制后再次行脑室-腹腔分流或脑室-心房分流 D:拔除分流管 E:腰椎穿刺,脑脊液常规、培养加药敏试验 F:行抗感染治疗

某男性患者,62岁,持续性左鼻塞6个月伴流粘脓涕。患者1年前始出现间断性鼻塞,伴流清涕、喷嚏,无头痛,亦无鼻涕带血,感双侧面颊部闷涨感。半年前始左鼻塞加重,但喷嚏减轻,改流粘脓性鼻涕,偶有涕中带血,并感左侧面颊、左眼眶内侧隐隐胀痛,但无视力下降及复视。检查见双侧下鼻甲稍大,鼻腔黏膜苍白,左侧总鼻道及中鼻道见荔枝肉样新生物,表面可见红色小血管纹分布及粘脓性分泌物,触之未见出血。右侧未见新生物,鼻中隔稍右偏曲。鼻咽顶黏膜淡黄色半圆形突起,但未见黏膜糜烂,出血。

该患者的治疗方案可为下列哪些 提示:鼻窦CT显示左侧上颌窦、前后组筛窦及鼻腔内为软组织肿块影,左蝶窦及额窦为阻塞性炎性改变,上颌窦内侧壁轻度内移,上颌窦窦腔骨壁完整。鼻中隔右偏曲。右侧鼻窦未见异常。鼻腔肿物组织活检,病理结果为乳头状瘤。

A:鼻侧切开鼻腔鼻窦肿物切除术 B:放疗 C:鼻内窥镜下鼻腔鼻窦肿物切除术 D:鼻内窥镜联合柯路氏进路鼻腔鼻窦肿物切除术 E:面中翻进路鼻腔鼻窦肿物切除术 F:鼻内窥镜下鼻腔鼻窦肿物切除术+放疗 G:鼻侧切开鼻腔鼻窦肿物切除术+放疗 H:上颌骨外翻并鼻腔鼻窦肿物切除术

某女性患者,35岁,因"车祸致蛛网膜下腔出血1天"入院,神志朦胧,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尚稳定,未手术。入院后2天,患者留置胃管引流血性液。

如果该患者出血量增多可出现

A:低血压 B:蛛网膜下腔出血增多 C:少尿 D:意识改变 E:外周血管阻力减少 F:心率加快

患儿,女性,1岁,因右侧口底巨大肿物伴睡眠时呼吸困难收入院。拟行全麻下右侧口底肿物探查术。患儿营养发育正常,体重10kg。患儿直立时无呼吸困难,平卧时发生憋醒。平时采用侧卧或过仰卧位入睡。查:右面颊、口底(颏下)肿物向外膨隆、质硬,并凸向口腔内,将舌体抬高并推向左侧。CT示肿物凸向咽腔,几乎贴近咽后壁。

全麻诱导插管时,危及患儿安全的主要问题是

A:口腔内巨大肿物 B:平卧位 C:年龄小 D:气道梗阻 E:舌体抬高

某男,68岁,晚饭后在家附近散步消食,迷失方向未归,3日后当地公安部门报告家属,该男性发生交通事故,尸检后发现左侧颅骨裂缝骨折,颞叶蛛网膜下腔内约200ml积血,大脑萎缩,脑重减轻,皮质变薄,脑室扩大,镜下见神经元减少,神经细胞树突近端棒状嗜酸性包涵体,血管壁淀粉样变性。

该患者的死亡原因是

A:脑外伤 B:蛛网膜下腔出血 C:呼吸衰竭 D:心力衰竭 E:脑萎缩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