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14岁,因“活动后气促2年,加重1个月”来诊。查体:发育正常,无发绀,胸廓无畸形,HR 90次/min,律齐,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I3/Ⅵ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心电图:窦性心律,室内传导阻滞。胸部X线片:心影增大,以右心房,右心室为主,左肺动脉段膨出。心脏超声: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观示冠状静脉窦扩张,内径约12 mm。
针对该患者应采取的外科治疗方法为(提示 超声造影:左上腔静脉汇入增粗的冠状静脉窦,再汇入右心房,冠状窦内造影剂密集,右心房显影同时左心房内见稀疏造影剂。未见右上腔静脉显影。)
A:左上腔静脉结扎术 B:左上腔静脉与右心耳吻合术 C:左心房上途径补片内隧道术 D:左心房下途径冠状窦造顶术 E: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F:心外管道重建术
患者女,65岁,因“胸痛2个月”来诊。查体:一般情况可,营养好,左眼上睑无下垂,HR 80次/min。CT:前纵膈肿物,6 cmx5 cm,外形不太规则,与左侧无名静脉关系密切;增强CT:肿物均匀增强。
手术探查:肿瘤大小为6 cmx4 cm,侵犯左侧无名静脉。属于Masaoka分期的
A:I1期 B:I2A期 C:I2B期 D:I3期 E:ⅣA期
病历摘要:男性,35岁,主因体检发现前纵隔肿物一周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双锁骨上淋巴结不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啰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胸片示前上纵隔肿瘤。
手术在全麻下进行,采用胸骨正中劈开切口,见肿瘤侵犯左无名静脉,正确的处理为:
A:行肿瘤摘除术 B:行胸腺扩大切除术及血管部分切除术 C:为安全起见行肿瘤姑息切除 D:将肿瘤从无名静脉剥离后切除
女性,2月龄,因生后即有青紫,呼吸急促来诊。查体:发育营养差,紫绀明显,呼吸浅促,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I2级SM,P2亢进。心电图示右室肥厚,超声心动图示右心房室增大,左心房室内径小,房间隔中部回声脱失6mm,可探及右向左分流,肺动脉内径增宽,于左房后侧壁可探及4条肺静脉汇成一共同管道,引流至垂直静脉,垂直静脉,无名静脉及上腔静脉均明显增宽
此例的初步印象是
A: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 B:部分性心内膜垫缺损 C: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 D:部分性肺静脉畸形引流 E:房间隔缺损
女性,2月龄,因生后即有青紫,呼吸急促来诊。查体:发育营养差,紫绀明显,呼吸浅促,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I2级SM,P2亢进。心电图示右室肥厚,超声心动图示右心房室增大,左心房室内径小,房间隔中部回声脱失6mm,可探及右向左分流,肺动脉内径增宽,于左房后侧壁可探及4条肺静脉汇成一共同管道,引流至垂直静脉,垂直静脉,无名静脉及上腔静脉均明显增宽
此例X线胸片的典型特征性改变是
A:肺血增多 B:肺动脉段突出 C:右心扩大 D:左心扩大 E:纵隔增宽与心影共呈"8"字征
某男,37岁,心脏超声检查示:房间隔连续性中断约30mm,左心房未探及肺静脉开口,探及肺总静脉经垂直静脉及左无名静脉回流入上腔静脉,诊断为肺静脉畸形引流,其分型属于
A:肺静脉畸形引流-心上型 B:肺静脉畸形引流-心内型 C:肺静脉畸形引流-心下型 D:肺静脉畸形引流-部分型 E:肺静脉畸形引流-混合型
某患儿,男,14岁,因“活动后气促2年、加重1个月”来诊。查体:发育正常,无发绀,胸廓无畸形,HR 90次/min,律齐,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Ⅲ/Ⅵ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心电图:窦性心律,室内传导阻滞。胸部X线片:心影增大,以右心房、右心室为主,左肺动脉段膨出。心脏超声: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观示冠状静脉窦扩张,内径约12 mm。
针对该患者应采取的外科治疗方法为 ( 提示 超声造影左上腔静脉汇入增粗的冠状静脉窦,再汇入右心房,冠状窦内造影剂密集,右心房显影同时左心房内见稀疏造影剂。未见右上腔静脉显影。)
A:左上腔静脉结扎术 B:左上腔静脉与右心耳吻合术 C:左心房上途径补片内隧道术 D:左心房下途径冠状窦造顶术 E: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F:心外管道重建术
男性,36岁,心脏超声检查示:房间隔连续性中断约30mm,左心房未探及肺静脉开口,探及肺总静脉经垂直静脉及左无名静脉回流入上腔静脉,诊断为肺静脉畸形引流,其分型属于()。
A:肺静脉畸形引流-心上型 B:肺静脉畸形引流-心内型 C:肺静脉畸形引流-心下型 D:肺静脉畸形引流-部分型 E:肺静脉畸形引流-混合型
左无名静脉受压迫可出现()。
A:Horner综合征 B:声音嘶哑 C:左上肢静脉压高于右上肢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症状、体征 E:对侧鼻唇沟变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