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2岁,因“活动后心悸20年”来诊。查体:体重46 kg;R 26次/min,HR 100次/min,右上肢BP 110/61 mmHg,右下肢BP 130/56 mmHg,四肢经皮脉搏氧饱和度均为100%,双肺呼吸音清,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收缩期2/6级柔和杂音。ECG:窦性心律,HR 100次/min。超声心动图:右心大,左心室舒张末径30 mm,房间隔连续性中断7 mm,左向右分流,室间隔连续性完整,右房室瓣收缩期见少量分流,余瓣膜正常。胸部X线片:双肺血多,心影增大,肺动脉段略膨隆。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
该患者麻醉时应注意
A:病史较长,分流量相对较大,肺血明显增多,右心扩大 B:右房室瓣反流是右心扩大和右心室压力增高共同作用的结果,动力型肺动脉__已存在 C:缺损修补后心房水平左向右分流消失,避免追求正常的CVP而导致左心室容量负荷过重,进而引起急性左心衰竭 D:术中体外循环时间通常较短,脱离体外循环一般较顺利,脱机困难者应考虑是否存在其他心血管畸形 E:体外循环结束时应限制追加阿片类药物,以免影响术后拔管 F:如果患者满足拔管条件,可在手术室拔管
患者,女性,20岁。幼时即发现有心脏杂音。心悸,气促半月来诊。体检:双肺可闻及少许散在哮鸣音,心界扩大,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收缩期杂音3级,心尖S1减弱,有第三心音,并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3级。诊断为原发孔房间隔缺损。
患者如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除房间隔缺损外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左心室扩大 B:右心室扩大,无左心室增大 C:左心房,左心室扩大 D:右心房,右心室扩大 E:全心扩大
某女性患者,8岁,无明显症状,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超声心动图示:右室、右房增大,肺动脉增宽,房间隔中部连续中断2.4cm,房水平可见红色过隔血流。右房内收缩期见源于三尖瓣的蓝色花彩血流束
若该患采用房间隔封堵术治疗,超声可监测其适应证的不正确说法是
A:有手术指征的单纯的中央型房间隔缺损 B:卵圆孔未闭 C:缺损最小残端≥3~5mm D:缺损直径≤30mm E:房间隔原发孔缺损.
某女性患者,8岁,无明显症状,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超声心动图示:右室、右房增大,肺动脉增宽,房间隔中部连续中断2.4cm,房水平可见红色过隔血流。右房内收缩期见源于三尖瓣的蓝色花彩血流束
房间隔封堵术治疗,其禁忌证不包括是
A:心房纤颤 B:心腔血栓 C:房间隔缺损术后残余分流 D:存在右向左分流的肺动脉__ E:房间隔原发孔缺损
某患者,超声诊断为继发性孔房间隔缺损。
继发性孔房间隔缺损的发生部位有
A:房间隔中部 B:房间隔下部最低位处(房、室间隔连接处) C:膜部室间隔的心房部 D:靠近上腔静脉入口 E:紧邻下腔静脉入口 F:单心房
某患者,超声诊断为继发性孔房间隔缺损。
超声诊断时,通常需要与房间隔缺损鉴别的有
A:肺动脉瓣狭窄 B:动脉导管未闭 C:卵圆孔未闭 D:室间隔缺损 E:上腔静脉血流 F:下腔静脉血流
某女性患者,8岁,无明显症状,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超声心动图示:右室、右房增大,肺动脉增宽,房间隔中部连续中断2.4cm,房水平可见红色过隔血流。右房内收缩期见源于三尖瓣的蓝色花彩血流束
若该患采用房间隔封堵术治疗,超声可监测其适应证的不正确说法是
A:有手术指征的单纯的中央型房间隔缺损 B:卵圆孔未闭 C:缺损最小残端≥3~5mm D:缺损直径≤30mm E:房间隔原发孔缺损
某女性患者,8岁,无明显症状,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超声心动图示:右室、右房增大,肺动脉增宽,房间隔中部连续中断2.4cm,房水平可见红色过隔血流。右房内收缩期见源于三尖瓣的蓝色花彩血流束
房间隔封堵术治疗,其禁忌证不包括是
A:心房纤颤 B:心腔血栓 C:房间隔缺损术后残余分流 D:存在右向左分流的肺动脉__ E:房间隔原发孔缺损
某女性患者,8岁,无明显症状,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超声心动图示:右室、右房增大,肺动脉增宽,房间隔中部连续中断2.4cm,房水平可见红色过隔血流。右房内收缩期见源于三尖瓣的蓝色花彩血流束
房间隔封堵术治疗,其禁忌证不包括是
A:心房纤颤 B:心腔血栓 C:房间隔缺损术后残余分流 D:存在右向左分流的肺动脉__ E:房间隔原发孔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