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35岁,发热1周伴鼻出血,牙龈出血,球结膜出血及注射部位大片淤斑,血红蛋白15g/L,白细胞为1.5x10/L,血小板为50x10/L。骨髓检查显示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与幼稚细胞占85%,POX强阳性,染色体检查有t(15;17)。

本例的骨髓中白血病细胞可能的特征变化有

A:胞质少,有空泡 B:细胞体积小,染色质较粗 C:细胞大小不一,以大细胞为主,染色质疏松 D:以中晚期阶段的幼稚细胞为主,核浆发育不平衡 E:胞质中较易见到Auer小体,可呈柴捆状

患者,女性,46岁。因乏力,左上腹部饱胀就诊。查体:贫血貌,胸骨压痛明显,脾肋下5cm,质地坚硬。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95g/L,WBC为38x10/L,分类以中晚幼粒及杆状核粒细胞为主,嗜碱性粒细胞为8%,血小板为200x10/L。骨髓穿刺检查符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的骨髓象特征。

关于该病人的骨髓象描述,错误的是

A: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B:原粒和早幼粒细胞易见,原粒细胞大于10% C:嗜酸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D:粒细胞胞质中可偶见Auer小体 E:骨髓可发生轻度纤维化

某男,36岁,发热1周伴鼻出血、牙龈出血、球结膜出血及注射部位大片淤斑,血红蛋白15g/L,白细胞为1.5×10/L,血小板为50×10/L。骨髓检查显示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与幼稚细胞占85%,POX强阳性,染色体检查有t(15;17)。

本例的骨髓中白血病细胞可能的特征变化有

A:胞质少,有空泡 B:细胞体积小,染色质较粗 C:细胞大小不一,以大细胞为主,染色质疏松 D:以中晚期阶段的幼稚细胞为主,核浆发育不平衡 E:胞质中较易见到Auer小体,可呈柴捆状

关于牙髓钙化,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髓石形成多见于冠髓 B:髓石一般不引起临床症状 C:髓石均不含牙本质小管样结构 D:弥漫性钙化常见于根髓内 E:髓石可游离与髓室内或附着与髓室壁

关于牙髓钙化,错误的是

A:髓石形成多见于冠髓 B:髓石一般不引起临床症状 C:髓石中可含牙本质小管样结构 D:弥漫性钙化常见于髓室底部 E:髓石可游离于髓室内或附着于髓室壁

关于牙髓钙化,错误的是

A:髓石形成多见于冠髓 B:髓石一般不引起临床症状 C:髓石中可含牙本质小管样结构 D:弥漫性钙化常见于髓室底部 E:髓石可游离于髓室内或附着于髓室壁

关于牙髓钙化,错误的是

A:髓石形成多见于冠髓 B:髓石一般不引起临床症状 C:髓石中可含牙本质小管样结构 D:弥漫性钙化常见于髓室底部 E:髓石可游离于髓室内或附着于髓室壁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