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70岁,慢性支气管炎伴阻塞性肺气肿20余年,加重一年伴心力衰竭而死亡,尸检见双肺体积增大,充气膨胀,表面见肋骨压痕。右心壁厚0.6cm,右心腔明显扩张,乳头肌及肉柱显著增粗,肺动脉圆锥膨隆,左心及各瓣膜未见明显病变。
肺组织镜检见间质中小动脉壁增厚纤维化(如图),综合所见,正确的诊断是 ( ) 
A:冠心病 B:风湿性瓣膜病 C:扩张性心肌病 D: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E:小叶性肺炎
男性,54岁,高血压病史5年,近1个月出现喘憋,夜间憋醒,双下肢水肿,听诊双肺满布湿啰音。心电图提示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胸片提示心影增大,急性肺水肿表现。
关于该患者急性肺水肿典型X线表现描述正确的是( )
A:右下肺动脉增宽 B:肺野模糊 C:肺门呈蝴蝶状,肺野可见大片融合阴影 D:KerleyB线 E:肺门血管影增强,上肺血管影增强与下肺纹理密度相仿,甚至高于下肺
患者男性,72岁。9年前开始经常出现咳嗽,咳痰,近1年来症状加重,咳嗽,咳痰喘息,呼吸困难。X线胸片显示肺透亮度增高,膈肌低平。
为判断患者是否并发阻塞性肺气肿,下列检查中最有意义的是
A:动脉血气分析 B:FEV
%及其改善率测定 C:肺残气容量及肺总量 D:胸部CT扫描 E:肺下界移动度测定
患者男性,72岁。9年前开始经常出现咳嗽,咳痰,近1年来症状加重,咳嗽,咳痰喘息,呼吸困难。X线胸片显示肺透亮度增高,膈肌低平。
患者检查结果示:FEV
%40%。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自发性气胸 B:代偿性肺气肿 C:阻塞性肺气肿 D:老年性肺气肿 E:弥漫性肺纤维化
男性,68岁。间断咳嗽,咳痰l0余年,活动性气短2年。曾行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紊乱,膈肌低平。吸烟史40年,l包/日,已戒3年。
为明确该患者是否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宜采取的检查措施为
A:胸部高分辨CT B:血气分析 C:支气管黏膜活检 D:肺功能检查 E:痰培养
某患者女性,69岁,因进行性肌无力伴呼吸困难、下肢水肿2个月余入院。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转颈、抬肩困难,吞咽阻碍感,坐位后起立困难,上楼困难等;四肢小关节和双膝关节疼痛,但局部无红、肿和皮疹;下肢水肿进行性加重。门诊查尿常规:蛋白(++)、潜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和慢性肾疾病史。查体:慢性病容,呼吸急促,全身皮肤无皮疹;双肺底可闻及裂帛音(Vel-cro音);心界略向左扩大,心率119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水肿;四肢肌肉无萎缩,四肢肌力Ⅱ~Ⅲ级,肌张力正常,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未引出;全身肌肉有触痛,无感觉障碍。
血常规、生化、肾功正常,尿蛋白定量1.63g/24h,肝功:TP51.5/L、ALB23.2g/L、GLB28.3g/L、AST635.7U/L、AST447.1U/L、ALP102.6U/L、GGT33.2U/L、LDH1369.5U/L,CK6089.7U/L,双膝关节正侧位片提示退行性改变,胸片提示双下肺炎症、双侧肋膈角积液,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T波异常(Ⅱ、Ⅲ、aVF、V4~V6低平双向,V1~V3倒置),疑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肌电图提示肌源性损害。该患者初步诊断考虑的疾病或并发症有
A: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B:双下肺感染 C:多发性肌炎 D:肾小球肾炎 E:肝功能损害 F:双膝关节退行性改变 G:系统性红斑狼疮 H:混合型结缔组织病 I:成人Still病
某患者女性,69岁,因进行性肌无力伴呼吸困难、下肢水肿2个月余入院。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转颈、抬肩困难,吞咽阻碍感,坐位后起立困难,上楼困难等;四肢小关节和双膝关节疼痛,但局部无红、肿和皮疹;下肢水肿进行性加重。门诊查尿常规:蛋白(++)、潜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和慢性肾疾病史。查体:慢性病容,呼吸急促,全身皮肤无皮疹;双肺底可闻及裂帛音(Vel-cro音);心界略向左扩大,心率119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水肿;四肢肌肉无萎缩,四肢肌力Ⅱ~Ⅲ级,肌张力正常,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未引出;全身肌肉有触痛,无感觉障碍。
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伴IgM和C3在系膜区和毛细血管壁沉积;胸部64排CT提示双肺间质性炎症、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双下肺炎症、双侧肋膈角积液;左侧腓肠肌活检提示肌纤维变性萎缩伴慢性炎症;心肌损伤标志物:TNT1.25ng/m1、CK-Mbmass252.4ng/ml、MYO>3000ng/ml;CK7127.7U/L;自身抗体:ANA(+)1:100,抗SS-A(+),抗RO-52抗体(+),其余均为阴性;ESR19mm/h;CRF。11.6mg/L;抗"O"及RF阴性;补体C3、CA正常。该患者的最后诊断是
A:干燥综合症 B:成人Still病 C:多发性肌炎并发心、肝、肾、肺等多脏器损害 D:混合型结缔组织病 E:双膝关节退行性改变 F:系统性红斑狼疮
某男性患者,59岁,重症肌无力(MG),病变累及眼外直肌,有眼睑下垂和复视症状。平时每日服用吡斯的明660mg和泼尼松20mg,分次口服。术前检查肺活量实测值/预计值为50%,FEV1/FVC80%,最大通气量(MVV)实测值/预计值为45%。拟在全身麻醉下行经颈部胸腺切除术。
关于重症肌无力麻醉用药,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禁用__ B:对去极化肌松药极为敏感,应考虑使用非去极化肌松药 C:部分患者在采用吸入麻醉情况下,可不使用肌松药 D:重症肌无力患者肌松药起效时间明显延长,故应在麻醉诱导前先预用1/10诱导剂量的肌松药 E:为保持患者充分镇静,术前常规使用吗啡 F:为抑制呼吸道分泌及预防抗胆碱酯酶药副作用应常规用阿托品或东莨菪碱,但剂量宜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