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
负责采购供应医疗机构临床使用的药品的是
A:药学部门 B:医疗机构制剂室 C:医疗机构药师 D:医疗机构执业医师 E: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委员会
根据《医疗机构药品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医疗机构擅自使用其他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的,可处
A: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B: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C: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D:2倍以下的罚款,但是最高不超过3万元 E:1倍以下的罚款,但是最高不超过2万元
某综合性医疗机构排放经消毒处理后的污水,其水质检测结果为:粪大肠菌群≤900MPN/L,氯化法总余氯<3.5mg/L,消毒接触时间≥1.0小时,未检出肠道致病菌。经调查发现该医疗机构用氯化法消毒污水,经一级处理的污水加氯量为10~20mg/L;经二级处理的污水加氯量为15~25mg/L。该医疗机构污水的日常监测方法为:每日检测总余氯一次,每月检测粪大肠杆菌一次,未检测肠道致病菌。
该医疗机构所排放污水中未达到《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中的标准值的指标是
A:粪大肠菌群 B:肠道致病菌 C:总余氯 D:结核杆菌 E:消毒接触时间
某综合性医疗机构排放经消毒处理后的污水,其水质检测结果为:粪大肠菌群≤900MPN/L,氯化法总余氯<3.5mg/L,消毒接触时间≥1.0小时,未检出肠道致病菌。经调查发现该医疗机构用氯化法消毒污水,经一级处理的污水加氯量为10~20mg/L;经二级处理的污水加氯量为15~25mg/L。该医疗机构污水的日常监测方法为:每日检测总余氯一次,每月检测粪大肠杆菌一次,未检测肠道致病菌。
该医疗机构用氯化法消毒污水的加氯量错误,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A:经一级处理的污水,加氯量为10~20mg/L;经二级处理的污水,加氯量为15~25mg/L B:经一级处理的污水,加氯量为20~30mg/L;经二级处理的污水,加氯量为10~20mg/L C:经一级处理的污水,加氯量为30~50mg/L;经二级处理的污水,加氯量为15~25mg/L D:经一级处理的污水,加氯量为40~60mg/L;经二级处理的污水,加氯量为15~25mg/L E:经一级处理的污水,加氯量为50~70mg/L;经二级处理的污水,加氯量为30~50mg/L
某综合性医疗机构排放经消毒处理后的污水,其水质检测结果为:粪大肠菌群≤900MPN/L,氯化法总余氯<3.5mg/L,消毒接触时间≥1.0小时,未检出肠道致病菌。经调查发现该医疗机构用氯化法消毒污水,经一级处理的污水加氯量为10~20mg/L;经二级处理的污水加氯量为15~25mg/L。该医疗机构污水的日常监测方法为:每日检测总余氯一次,每月检测粪大肠杆菌一次,未检测肠道致病菌。
该医疗机构对污水消毒效果进行日常监测,正确做法应该是
A:每日检测总余氯1次,每周检测粪大肠杆菌1次,每月检测肠道致病菌不得少于2次 B:每日检测总余氯2次,每月检测粪大肠杆菌1次,每年检测肠道致病菌不得少于2次 C:每日检测总余氯2次,每月检测粪大肠杆菌2次,每年检测肠道致病菌不得少于2次 D:每日检测总余氯1次,每月检测粪大肠杆菌2次,每年检测肠道致病菌不得少于1次 E:每日检测总余氯1次,每月检测粪大肠杆菌1次,每年检测肠道致病菌不得少于1次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内保存期满的处方销毁须()
A:经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批准、登记备案 B:经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登记备案 C:经县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登记备案 D:经县以上监察部门批准、登记备案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内保存期满的处方销毁须()
A:经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批准、登记备案 B:经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登记备案 C:经县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登记备案 D:经县以上监察部门批准、登记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