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0.05,有统计意义
P愈小则
A:说明两样本均数差别愈大 B: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愈大 C:说明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差别愈大 D:愈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E:愈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0.05,有统计意义
t检验结果,P>0.05,可以认为
A:两总体均数差别无显著性 B:两样本均数差别无显著性 C: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D: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E:以上都不对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0.05,有统计意义
在一项抽样研究中,当样本量逐渐增大时
A:标准差逐渐减少 B:标准误逐渐减少 C:标准差逐渐增大 D:标准误逐渐增大 E:标准差和标准误都逐渐增大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0.05,有统计意义
t A:两总体均数,差别无显著性 B: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C:两样本均数,差别无显著性 D: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E:以上均不是
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比较中无效假设是()
A:样本来自同一总体 B:样本来自差数为零的总体 C:样本来自不同总体 D:样本来自差数不为零的总体 E: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不相同
为观察普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将10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应用普伐他汀治疗,对照组50例口服西立伐他汀,一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见下图。下图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胆固醇变化情况(均数±标准差,mmol/L)
作者对两组治疗前后各组结果进行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结果进行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得出结论为两种药物均有降血脂的作用,且普伐他汀的疗效优于口服西立伐他汀。 该作者的统计处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A:该资料的设计方案包括配对设计和完全随机设计。 B:该作者所用统计分析方法不正确。 C: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属配对设计,应行配对检验分别说明两种药物是否有效,而作者误用了完全随机设计两样均数比较的检验。 D:要比较两种药物何者为优,应分别计算出两组药物治疗前后的差值(分别反映两种药物的效应),形成两个新的样本(属完全随机设计),再进行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检验。而作者误将两组治疗后结果直接进行了两独立样本检验。 E:假设检验有统计学意义不等于有实际意义,还应考虑差值的平均水平是否达到或超过有实际意义的差值。
7名肺结核患者用某药治疗前后红细胞沉降率(mm/h)如下:
评价治疗前后红细胞沉降率是否有差别的检验假设H0为()。
A:治疗前后总体均数μ1=μ2 B:μ1≠μ2 C:治疗前后差值总体均数μ=0 D:治疗前后样本均数
E:
7名肺结核患者用某药治疗前后红细胞沉降率(mm/h)如下:
评价治疗前后红细胞沉降率是否有差别的检验假设H0为()。
A:治疗前后总体均数μ1=μ2 B:μ1≠μ2 C:治疗前后差值总体均数μ=0 D:治疗前后样本均数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