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年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在平均潜伏期内,某小学发现并确诊百日咳12例。

关于该病的流行病学,下列哪项说法错误

A:本病的传染源是病人 B:传染期主要是发病后1~3月 C: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 D:人群对百日咳普遍易感,但以幼儿易感性最强 E:病后可获得终生免疫

某职业学院在校师生约3000人,在过去一 周内近200名在校师生相继出现发热、乏力、食 欲不振、尿黄、皮肤巩膜黄染等临床表现,被校医院确诊为甲肝。

该病的流行强度为( )

A:散发 B:流行 C:暴发 D:大流行 E:聚集

位于郊区的某一居民区,在其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侧建了一个垃圾焚烧厂。鉴于本地众多居民的投诉,因而对该厂进行环境流行病学调查。

下列对城市规划的描述,错误的是

A:垃圾焚烧厂应不设在郊区 B:垃圾焚烧厂应设在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C:工业用地与生活居住用地之间应保持适当距离 D:居住用地应选择城市中卫生条件最好的地段 E:污染严重的工业用地与居住区间应配置绿化防护带

某地麻疹历年发病率水平维持在5/10万~20/10万,2005年麻疹发病率为73/10万,2006年麻疹发病人数减少,年内总报告新发病例数为21例,该年度当地平均人口为30万人。

2006年当地麻疹维持在该流行强度的原因是

A:麻疹为隐性感染 B:麻疹传播机制不易实现 C:麻疹潜伏期较长 D:该病在当地流行后,人群免疫力增高 E:以上都不对

牛,夏季吸血昆虫活动频繁时大群发病。病牛发热,流泪,流鼻液,流涎,流产,呼吸迫促。部分病牛全身肌肉和四肢关节肿痛致跛行,步态僵硬。该病传播快,发病率高,病死率低,多数病牛在发病2至5天后自愈。据调查,该病在当地流行周期为3至5年。

该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牛流行热 B: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C:恶性卡他热 D:牛副流感 E: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

甲、戊型肝炎在我国常年散发流行,首要预防目标是()。

A:预防散发流行 B:预防大流行或暴发 C:消灭甲型肝炎 D:甲肝纳入计划免疫管理 E:甲肝全人群免疫

甲、戊型肝炎在我国常年散发流行,首要预防目标是

A:预防散发流行 B:预防大流行或暴发 C:消灭甲型肝炎 D:甲肝纳入计划免疫管理 E:甲肝全人群免疫

甲、戊型肝炎在我国常年散发流行,首要预防目标是

A:预防散发流行 B:预防大流行或暴发 C:消灭甲型肝炎 D:甲肝纳入计划免疫管理 E:甲肝全人群免疫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